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54、三次东征引发大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4、三次东征引发大乱(2 / 2)

杨广第一次东征失败,对隋朝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普遍感到震惊、忧虑和对杨广的愤慨。军心动摇,大批士兵逃亡,老百姓觉得活不下去了,纷纷聚众起义,社会开始动荡不安。

杨广也感到震惊和痛惜,他压根没有想到会失败,而且会败得这么惨,数十万将士丢了性命。可是,杨广痛惜的,不是士兵的生命,而是自己丢了面子。杨广是个骄傲自负、狂妄自大之人,丢掉的面子,他无论如何也要找回来。

第二年,杨广第二次御驾亲征。杨广虽然狂妄,却并不愚蠢,他总结了上次失败的教训,采取了两项重要举措。一是把指挥权交给了前线将领,自己不再直接指挥;二是从国库里拿出重金,招募勇士,组建了一支自愿参加、能征善战的骁果部队。骁果,就是骁勇果敢的意思。所有的骁果战士,不仅有重赏,而且免除家庭赋役,因而战斗力很强。另外,这次出征,没有闲杂人员,也不带女眷,像个打仗的样子了。

果然,第二次出征,与上一次大不相同,特别是骁果部队,屡战屡胜,隋军一直打到辽东城下,将辽东城团团包围。辽东城城池坚固,高句丽拼死抵抗。隋军架设飞楼、撞车、云梯等,猛力攻城,还采取挖地道的方式,昼夜不停地进攻。双方死伤惨重,城下尸积如山。

隋军人多势众,连续攻击二十多日,辽东城渐渐不支。在这关键时刻,隋朝国内传来急报,说杨素的儿子、礼部尚书杨玄感举兵造兵了,叛军包围了洛阳,洛阳城危在旦夕。

消息传来,隋军一片惊慌,许多将士的家眷都在洛阳城内,都想赶紧回去救援。杨广没有想到,这次没让女眷随军前来,倒动摇了军心。杨广无奈,只好下令撤军了。

杨玄感造反,在隋朝掀起轩然大波,这表明,不仅农民起义日渐增多,而且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局势更加严峻。可是,杨广却不管不顾,他在平息了杨玄感叛乱之后,为了面子,仍然固执地要去打高句丽。这个时候的杨广,已经失去了理智,很像一个赌徒了。

第三年,杨广第三次御驾亲征。这一次,杨广下发诏令,扫地为兵,就是所有的青壮年一律从军出征,杨广要不惜一切,死活也要挽回面子。可是,此时的军心民心,都已经涣散,士兵们在半路上纷纷逃亡。杨广红了眼睛,对逃兵大开杀戒,虽然杀了不少人,但却仍然无法阻止士兵们逃走。不仅士兵逃亡,不少将领也悄悄溜走了。

这个时候,高句丽也支撑不下去了。高句丽毕竟国小势弱,经过连年战争,已经疲惫不堪,不想再打了。高句丽派来使者,请求投降,表示愿意称臣纳贡。杨广很高兴,总算找回了面子,于是班师回朝。

可是,高句丽所说的称臣纳贡,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过后依然不来朝觐。高句丽投降,其实是权宜之计。杨广第三次东征,实际上仍然是无功而返。

杨广带领疲劳之师返回国内,此时国内已经乱成一团,起义蜂起,盗贼遍地。杨广率军走到邯郸的时候,竟然遭到一股农民起义军的抢劫,被抢去良马四十二匹。堂堂天子,竟被打劫,杨广气了个半死。

杨广三次东征,牺牲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国力民力消耗殆尽,造成天怒人怨,引发天下大乱,全国各地掀起大起义,从此拉开了隋朝灭亡的序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