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雄却不同意,他认为大军已经集结,不能毫无作为地干等着,况且兵贵神速,早点到达伊吾,可以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薛世雄豪迈地对大家说:“我军战无不胜,沙漠是挡不住我们的”。于是,薛世雄一声令下,大军按时出发了。
薛世雄带领一支孤军,在毫无后援的情况下,独自进入茫茫大漠,胆子是够大的。在戈壁沙漠行军,确实是困难重重。沙漠天气,变幻无常,时而烈日炎炎,酷热难当;时而阴云密布,冷风呼啸;时而狂风大作,黄沙弥漫。特别是千里荒凉,没有人烟,难以找到水源。幸亏薛世雄虽然胆大,却不鲁莽,事先做足了准备,才使得这一支孤军没有陷入灭顶之灾。
伊吾人压根就没有想到,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隋朝军队能够穿越数千里沙漠,来到伊吾城下。伊吾城内没有一点防备,兵力又很单薄,再看隋军,虽然经过长途跋涉,却依然军阵整齐,旌旗鲜明,兵强马壮,因此,伊吾人根本没有交战,就请求投降了。
伊吾虽然距离中原路途遥远,但对中原并不陌生,因为伊吾曾经长期是汉朝与匈奴争夺西域的焦点。早在公元73年,东汉名将窦固,就击破匈奴,占据了伊吾,并设官吏管理屯田。三年之后,匈奴派兵夺回了伊吾。公元131年,班勇再通西域,又重新在伊吾屯田,并设置伊吾司马,进行管理。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中原与匈奴多次争夺伊吾,所以,伊吾人对中原有很深的了解,也仰慕中原文化,这也是伊吾不战而降的重要原因。
薛世雄占领伊吾以后,指挥大军在汉代旧伊吾城的东面,修筑了一座新城,叫新伊吾,留下了将领王威,率一千多名士兵戎守,自己率大军班师回朝。
薛世雄西征伊吾,获得全胜,而且没有损失一兵一卒。薛世雄因功升迁为正议大夫,赐帛两千段。后来,薛世雄又随杨广参加征伐高句丽战争,升迁至右御卫大将军。在隋末农民起义时,薛世雄被窦建德打败,愤懑病死,终年六十三岁。
收服伊吾以后,隋朝设置了伊吾郡,范围在今哈密一带,成为隋朝控制西方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地。这是隋炀帝开疆拓土的又一个功绩。
隋炀帝崇尚武力,喜欢征战四方,南方、北方、西方都征服了,下一步就是东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