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抚并用通西域
人们都知道,隋炀帝喜欢游山玩水,豪华奢靡。然而,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杨广确实有一件很大的功劳,就是重新收服了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并且首次将青海一带纳入中国版图,扩大了疆域。
《隋书》在《西域传》中记载说,汉武帝把西域纳入中国,予以统治。到王莽时期,天下大乱,中原与西域断绝。东汉时班超又重开西域,东西四万里皆来朝贡。魏晋之后,中原长期混战,无暇西顾,与西域的联系再次中断。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与西域有些国家恢复了关系,但尚没有形成有效的统治。
隋炀帝胸怀大志,想建立比汉武帝还要伟大的功绩,自然十分关注西域。他继位以后,派遣使者,广泛联系西域各国,又派大臣裴矩驻守张掖,负责经略西域。
裴矩,是山西闻喜人,他既有心计,又有胆略。在隋文帝时期,有一次,裴矩奉诏巡抚岭南,不巧遇上岭南叛乱,许多人认为,他无法完成使命,只能返回了。可是,裴矩却不惧危险,聚集三千老弱士兵,与其他隋军一道,平息了叛乱,立有大功。杨坚对裴矩大加赞赏,提拔他当了民部侍郎。
裴矩确实很有心计,他到张掖以后,通过广泛了解,把西域各国的情况以及风俗、地形,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当时,西域有四十四个小国,分别依附于三个较大的政权,一是西突厥,二是吐谷浑,三是铁勒。裴矩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写成了《西域图记》,并提出了收服西域的建议。隋炀帝大喜,便按照裴矩的意见,制定了招抚西突厥、交结铁勒、重点打击吐谷浑的策略。
西突厥,主要控制西域北部地区,首领叫处罗可汗。处罗可汗性情鲁莽,治理无方,内部很不稳定,对依附他的小国也不会拉拢,内忧外患。由于西突厥与隋朝距离较远,又不控制丝绸之路,危害不大,所以杨广决定招抚他。
可是,从何处入手呢?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原来,处罗可汗的母亲向氏,是个中原的汉人,处罗可汗对母亲十分孝顺。不料,在战乱之中,母子俩失散了,向氏流落到了长安。隋炀帝得知了这一消息,心中窃喜,立即把向氏接进宫中奉养,同时拿着向氏的信物,派裴矩出使西突厥。
处罗可汗见到隋朝使者,态度十分傲慢。裴矩不慌不忙地讲述了他母亲的下落和近况,拿出了信物,达罗可汗悲喜交加,痛哭流涕。裴矩借机宣扬大隋国威,指出达罗可汗的内外困境,说只有依附隋朝,才有出路,并列举了启民可汗依靠隋朝兴旺的事例。裴矩说得有理有据,达罗可汗便跪受隋炀帝诏书,向隋称臣了。后来,达罗可汗入朝拜见皇帝,与母亲团聚,并跟随杨广去攻打高句丽。杨广对他赏赐甚厚,还将宗室之女信义公主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