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省,是指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内史省负责研究重大决策事项,提出决策建议,并起草皇帝诏书,属于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对内史省提出的决策建议进行审查把关,属于审查机构。尚书省负责对形成的决策予以落实,是行政机构。三部门的长官都属于宰相,共同对皇帝负责。
所谓六部,是尚书省下设的六个行政部门。吏部,负责选拔官吏;礼部,负责祭祀、外交、教育等事务;户部,负责户籍、赋税、田地、民政;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工部,负责屯田、水利及各项工程建设。
此外,杨坚根据笼络大臣的需要,设置了三师、三公。三师三公都是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参与朝政,也相当于宰相,但属于荣誉职务,没有实际权力。杨坚还设置了御史台、都水台,以及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作为三省六部制的辅补。
杨坚创立的三省六部制,比从前的三公九卿制有很大进步,对巩固皇权、强化中央集权更加有利。过去的三公制,是由朝廷先任命三公,再由三公分别组建机构,而三省制却倒了过来,先组建三个机构,再任命各机构的长官。这样,朝廷就由对大臣个人的依赖,转化为对机构的依赖,三省长官的地位和权威大大降低,皇权随之提升。
实行三省制,对过去丞相的权力进行了分割,形成了决策权、审查权、行政权三权分离,使之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这样,权力不集中在某一个人手里,就很难出现权倾朝野的权臣了,皇位自然得到巩固。
三省制的运行程序,也比较科学合理,一项重大决策和皇帝诏令的出台,要经过研究起草、审查把关、付诸实施三道关口,这样,既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不致于出现大的失误,又避免了出现漏洞、被奸臣钻空子的现象。试想,在这样的体制下,还会出现像杨坚那样凭着伪造遗诏上台的事情吗?
三省六部制对强化皇权有着明显好处,所以,唐朝建立以后,仍然采用这种体制,并对其进行了完善。此后,这种体制被历代沿袭下来,虽然在名称和权力划分上有所不同,但基本框架,仍然是三省六部制的内容。所以说,创立三省六部的中央官制,是杨坚对中国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
杨坚不仅创立了新的中央官制,还研究制定了法律,实行以法治国。杨坚制定的《开皇律》,影响中国社会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