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的个人品质,也是比较好的。他勤于政务,崇尚节俭,不搞奢华,不喜音乐,不沉湎于酒色。他与皇后感情深厚,他只有五个儿子,都是皇后生的。杨坚还特别怕老婆,有一次,竟然让老婆欺负得离皇宫出走,真是不可思议。
杨坚当皇帝二十三年,在他的治理下,隋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家富裕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被后世誉为开皇之治。
公元604年,杨坚驾崩,终年六十四岁。次子杨广继承帝位,被称为隋炀帝。在野史小说中,杨坚是被儿子杨广杀害的,而在正史当中,却没有这样的记载。
杨广容貌俊美,聪明机智,文学出众,又率兵南灭陈国、北征突厥,立下大功。当时人们都认为,在杨坚五个儿子当中,杨广最为出色。杨广特别善于伪装,投父母所好,生活节俭,不好酒乐女色,又非常孝顺,因而获得父母宠爱。杨坚废掉已立多年的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使他顺利继位当上皇帝。
杨广当皇帝十四年,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在前八年,他胸怀大志,意气风发,一心建立千秋大业,于是建东都、开运河、筑长城、修驰道,大兴土木;同时东征西讨,四方巡视,开疆拓土。在这八年当中,杨广确实干了不少事,但他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耗费了国力民力,超出了民众承受能力,结果引发天下大乱,起义蜂起。在后来的几年里,杨广雄心壮志受挫,便意志消沉,追求享乐,穷奢极欲,沉湎于酒色之中了。
杨广是公元604年称帝的,第二年,他就征调民夫二百万人,修建规模宏大的东都洛阳;紧接着,征集民夫数百万人,前后用了六年时间,开挖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男丁不够用,就强迫妇女上阵。之后,各项大型工程接连上马,全国到处都是建筑工地,民众不堪重负。
与此同时,杨广南攻林邑,北伐契丹,西征伊吾,东灭流求,攻打吐谷浑,收服西域,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杨广通过一系列战争,扩大了疆域,震服四方,使得隋朝表面上达到了鼎盛,形成万国来朝的局面,但同时蕴藏了很大的危机。
在前八年,杨广并不荒淫,也不过分追求享乐,而是精力充沛,不辞劳苦,不停地巡视四方,到处宣扬国威。在野史小说中,都大肆渲染杨广三下江南的逸奢豪华,却不提杨广巡视塞北和西部的辛苦经历。塞北和西部地区,都是荒凉之地,杨广顶风冒雪前去巡视,往西一直走到玉门关,可见他并不是去游山玩水、追求享受的。
杨广不是一个平庸无为的皇帝,相反,他一心创立千秋大业,甚至怀有狂妄大志,企图超越黄帝和唐尧,成为空前绝后的一代帝王。然而,正是这个狂妄大志害了他,也毁掉了隋朝。
公元612年至614年,杨广不顾国内局势危险,连续三次发动对高句丽的大规模战争,青壮年几乎全部入伍和充当民夫。杨广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人民反抗。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很快形成李密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三大军事集团,北方基本沦陷。杨广为了躲避北方战乱,只好去江都避难。这个时候,杨广狂妄大志的梦想已经破灭,他心灰意冷,开始追求享乐,醉生梦死了。
公元617年,身为朝廷高官和皇亲国戚的李渊,在太原起兵,迅速攻占关中,占据长安。李渊宣布,废掉杨广帝位,扶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皇帝,给了杨广沉重一击。
杨广知道,北方是回不去了,于是想渡江南下,迁都南京,偏安江南,划江而治。可是,朝廷官员和隋军将士,多数都是北方人,不愿意南下,与杨广产生了尖锐矛盾。于是,关陇贵族集团发动了兵变,杀死杨广,隋朝灭亡了。
杨广死后,各地依然混战不休。后来,李渊灭掉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天下。此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唐朝时代。
隋朝勃兴速亡的教训告诫人们:统治者想要建功立业,出发点没有错误,但必须量力而行,切不可超过人民的承受能力,否则,必然事与愿违。同时,统治者的任何功绩,都要依靠人民来实现,如果把自己置于人民的对立面,把功业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那不是功业,而是灾难,必然导致灭亡。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文帝杨坚。那么,杨坚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