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历来实行分封制,凡是抢掠的土地、人口,都分给子孙和功臣。如今元朝得到如此大的地盘,再搞分封明显不行了,在汉族士大夫们的建议下,忽必烈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忽必烈按照汉族统治者的模式,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设置百官,并不断加强和巩固皇权,把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元朝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同,忽必烈把燕京、河北、山东、山西等富饶邻近的地方,作为京畿地区,由中央直接管辖,而在其他地方设立了岭北、辽阳、甘肃、陕西、河南、湖广、江浙等十多个行省,省以下设路、府、州、县,分别任命官员进行管理。另外,在吐蕃、大理等边远地区,主要依靠当地上层人物进行管理,形成了土司制度。
忽必烈依靠武力,获得广阔的万里江山。然而,打天下比较容易,只要有强大的兵力就能做到,而治天下就困难多了,光靠武力是不够的。元朝建立以后,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治理天下十分困难。
一是缺乏治国理政的能力和优秀人才。忽必烈虽然雄才大略,但治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王朝,还是有些力不从心。辅佐他建立元朝的汉族士大夫们,多数都是儒学大家,但实际理政能力欠缺。那些以尚武著称的蒙古官员,更是没有治理天下的经验和水平。
二是蒙古族内部很不稳固。忽必烈改变蒙古族的分封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引起许多蒙古贵族的怨恨和不满,相继发生多起诸王叛乱事件。
三是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元朝民族众多,在发展水平、文明程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元朝虽然表面上实现了华夷一统,但实际上并没有把各民族真正凝聚起来,民族政策也有一些问题,尤其在后期,致使民族矛盾尖锐复杂。
四是对南方统治不力。中国北方长期在辽、金、蒙统治之下,人们已经习惯了夷族统治,因而北方的士大夫们大多依附于元朝。可是,南方在宋朝统治下长达三百多年,民众对夷族统治十分抵触,士大夫们也多数不与元朝合作。元朝没有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反而对南方人提防歧视,致使南方反抗不断。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很多是在南方爆发的。
五是经济发展缓慢。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不熟悉农耕,元朝建立以后,虽然也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的措施,但并不得力,效果也不明显。忽必烈建立了庞大的中央机构和官僚队伍,却很快就出现了财政危机。忽必烈先后任用阿合马、桑哥等人理财,他们不是采取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方法,而是加重税赋,横征暴敛,导致民怨四起,社会动荡不安,也妨碍了经济发展。
因此,元朝这个华夷一统的大王朝,看上去十分庞大,但从它建立的那天起,就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所以,元朝与其他大一统王朝不同,它始终没有出现过治世,也没有起伏,而是一路下行,逐步走向崩散和灭亡。所以说,元朝是虎头蛇尾。
元朝在建立之初,最大的矛盾是在蒙古内部,许多蒙古贵族相继发生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