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端率军继续南下,一路攻城夺隘。宋军在巴蜀的军队不多,难以抵御蒙军,经过半年多激战,蒙军占领了巴蜀大部分地区,攻占了成都,蒙军的西路军取得了胜利。
窝阔台在昔日灭金战争中,实行了大迂回战术,十分有效,这次伐宋,仍然采取大迂回的办法,想占领巴蜀以后,绕到宋军的背后,因而西路军兵力最强。可是,巴蜀山高路险,根本绕不过去。所以,蒙军占领巴蜀,并没有多大的战略意义,对南宋整个防御体系影响不大。
阔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占领成都不久,就主动放弃,从原路撤回了陕西。蒙军撤退之前,把成都洗劫一空。此后几年,蒙军巴蜀地区几进几退,主要以抢掠财物为主。后来,阔端又奉命去攻打吐蕃。
在阔端攻击巴蜀的同时,阔出率东路军攻击江淮和荆襄地区。阔出是阔端同父异母的弟弟,时年也是三十岁,同样是久经沙场。窝阔台本人没有亲征,而是派两个儿子去征伐南宋。蒙军的西路军获得胜利,攻占了巴蜀,而东路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江淮和荆襄地区是南宋的防御重点,兵力较多,领兵统帅是南宋名将孟珙,再加上这一地区水网交织,不利于骑兵纵横。所以,蒙军屡吃败仗,著名的有真州之战、庐州之战和荆襄之战。
公元1236年年底,蒙军攻打真州。真州守将叫丘岳,智勇双全,善于用兵。丘岳得知蒙军来犯,在城外路上连设三道伏兵,杀伤了大量敌人。丘岳对守城早就做好了部署,蒙军久攻不下。趁着蒙军疲劳之际,丘岳派兵夜袭敌营,获得大捷。蒙军始终未能攻下真州,只好撤围走了。宋军获得真州保卫战的胜利。
蒙军在真州城下碰了壁,又去攻打庐州,不料失败得更惨。庐州守将杜杲有勇有谋,他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城墙上架设了三百门大炮。蒙军骑兵一到,百炮齐轰,震天动地,蒙军人仰马翻,乱成一团。杜杲在城中准备好了突击队,乘势杀出,蒙军一败涂地。庐州之战以蒙军惨败而告终。
当然,宋军将领中也有一些贪生怕死之辈,有的听说蒙古大军来犯,吓得弃城逃跑;有的见蒙军到来,不敢迎战,献城投降。这样,蒙军在荆襄地区也陆续占领了一些城池。
宋军战果最大的,是荆襄之战。公元1239年,南宋统帅孟珙做好了一系列准备,果断发动了荆襄战役。宋军集结重兵,连续收复被蒙军占领的襄阳、樊城、信阳、郢州等地,打得蒙军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阔出率东路军在江淮荆襄一带鏖战数年,没有多大成果,连长江边都没有到达,反而是损兵折将,连主帅阔出也死于军中。
公元1241年,窝阔台病死,蒙古大军便无功而返了。
窝阔台伐宋失败,除了南宋军民顽强抵抗之外,也与他犯了战略性错误有直接关系。窝阔台把蒙军主力放在战略意义不大的巴蜀地区,东线作战又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没有主攻方向,因而未得寸功,第一次伐宋以失败而告终。
窝阔台胃口很大,他在攻击南宋的同时,也去攻打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蒙军在南宋面前碰了壁,却顺利征服了吐蕃,将西藏首次纳入了中国版图,这是窝阔台的一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