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的新政之三,是建立了大蒙古国的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成吉思汗一生征战,专注于打天下,没有来得及考虑治天下,但他认为耶律楚材有治国之才,临终前嘱咐儿子要重用他。
窝阔台即位以后,继续重用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是契丹人,但已经高度汉化了,他按照汉族统治者的做法,建立了中央官制、政治制度和各级官僚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
成吉思汗制定的千户制等制度,主要是军事需要,窝阔台则在地方上设置了专管行政事务的官员,以便于更好地统治百姓。窝阔台还改革军制,设置了专门负责镇守城池的官员和军队。窝阔台时期的官制和政治制度,更加有利于统治天下。
耶律楚材为了提高大汗的权威,专门制定了君臣礼仪制度。蒙古人性情粗犷,不太注意礼节。耶律楚材制定礼仪制度之后,首先说服窝阔台的二哥察合台,动员他带头向窝阔台行跪拜之礼。窝阔台高高在上,接受群臣跪拜,心里美滋滋的,觉得大蒙古国总算是像模像样了。
窝阔台的新政之四,是初步建立起了税收制度。过去蒙古人只知道抢掠,不知道税收为何物。在耶律楚材的主持下,大蒙古国首次建立了税收制度,并设置了专门征收税赋的官员。税收制度建立后,第一年就得白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窝阔台又惊又喜,觉得不用动刀兵,就能得到如此多的财富,真是一个好办法。
窝阔台的新政之五,是接受耶律楚材的建议,开始推行儒家思想。窝阔台为了统治的需要,尊崇孔子,修建孔庙,封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措承袭衍圣公;兴办学校,推广儒学,提高儒学的社会地位;恢复科举考试制度,提拔儒生做官。
窝阔台试行新政的目的,是试图由打天下向治天下转变,尽管这种转变是初步的和并非完全自觉的,但却是大蒙古国的一个重大进步,也为元朝建立和统治天下奠定了基础。
《元史》对窝阔台给予较高评价,说他有宽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度力,促进了大蒙古国的强盛,是个有为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