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灭西夏之战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之后,开始对外扩张,他首先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的邻居西夏国。
西夏国,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原先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后来依附了唐朝,被安置在北方夏州一带。党项族首领因参加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唐朝封为夏州节度使,并赐李姓。
五代时期,中原混乱,党项族占据西北五州之地,形成半割据政权。宋朝建立以后,企图吞并党项地盘,但没有成功,只好承认它的独立地位。此后党项族势力发展很快,夺取了河西走廊,占据了宁夏全境和甘肃、陕西、内蒙的部分地区,拥有二十个州。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李元昊是党项族的英雄人物,能征善战,使得西夏势力进一步扩大,与宋、辽、金政权时而和谈,时而发生战争。西夏领土东到黄河,西至玉门关,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国力十分强盛,连大宋王朝都打不过它。
到了成吉思汗势力兴起的时候,西夏已经建国一百六十多年了。可是,在西夏后期,由于皇位更替频繁,内部混乱,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西夏是大蒙古国的近邻,成吉思汗要想向南、向西扩张势力,就必须灭掉西夏。
然而,西夏国实力依然不小,西夏人勇武强悍,成吉思汗想吞并西夏,也并非易事。从公元1205年开始,成吉思汗先后六次征伐西夏,其中四次由成吉思汗率军亲征,双方进行了长达二十二年的战争,大蒙古国才最终灭掉了西夏。
成吉思汗第一次出兵攻打西夏,是因为西夏与克烈部接壤,两家关系不错,成吉思汗攻打克烈部的时候,西夏支持克烈部,惹得成吉思汗大为不满。所以,当成吉思汗灭掉克烈部之后,就对西夏进行报复。不过,成吉思汗当时的势力,不足以灭掉西夏,因而只是攻击西夏边境的一些城镇,进行烧杀抢掠。此后,两家在边境一带冲突不断。
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为了扩张领土,第二次次出兵西夏,攻打西夏的斡罗孩城,该城在内蒙境内。西夏军队顽强抵抗,打败了蒙军,守住了城池。经过这次战斗,成吉思汗意识到,灭掉西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蒙古的南边,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金国,决不能让西夏与金国联合起来。于是,成吉思汗改变策略,打算用武力逼迫西夏与自己联盟。
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出动大军,第三次攻打西夏。这一次,成吉思汗改变了进军路线,没有从正面进攻,而是从西边迂回,占领了西州,致使西夏失去了西部屏障。然后,蒙古大军从河西地区进军,再次攻击斡罗孩城,经过激战,最终攻占了城池。
斡罗孩城丢失,直接威胁到西夏的都城兴庆府,就是现在宁夏的银川。西夏皇帝惊慌,向蒙古求和。成吉思汗提出条件,要求西夏依附大蒙古国,共同讨伐金国。西夏皇帝只好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