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国横空出世
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统一蒙古各部以后,在蒙古国境内的斡难河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大蒙古国,铁木真被尊奉为成吉思汗。这个时候,成吉思汗四十五岁。
成吉思是蒙古语,含意是指大海般的浩瀚辽阔,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汗是蒙古人对君王的尊称,相当于皇帝。成吉思汗的意思,是指有着大海般宽阔和巨大力量的帝王。也有人认为,成吉思汗是指坚强、最大,有天皇帝或天汗之意。总之,这是一个具有崇高意义的称号。
成吉思汗确实有着雄才大略,他不仅能够打天下,而且还会治天下,他建国以后,制定了一系列统治制度,形成了以蒙古贵族共和政体为特征的强大国家。
成吉思汗最重要的统治制度,是在全国实行了千户制。成吉思汗把国内所有民众,编制成了九十五个千户,由贵族和功臣担任千户长。千户下面设百户、十户,分层次进行管理。千户上面设了左右翼两个万户长,由成吉思汗最信任的大臣博尔术和木华黎担任。这样,从上到下,把原来分散的部落和民众全部组织起来,形成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
千户制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单位,也是军事组织机构,取代了过去的氏族部落,形成了新的组织形式。千户制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长官由朝廷任命,既管军队,也管行政事务。老百姓下马为民,从事农牧业生产;上马为兵,随时准备对外征战。
千户制是大蒙古国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把各部落、各民族的百姓有效组合成一个整体,既有利于发展生产,又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十分符合当时人口稀少、战事频繁的社会需要。
成吉思汗与以往少数民族统治者不同的是,他不仅实行兵民合一制度,而且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
成吉思汗在战争中认识到,过去游牧民族长期实行的兵民合一制度,固然有利于保证兵源,但缺乏训练,军纪不严,容易溃散,战斗力不强,因而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战争中,就十分重视建立常备军。常备军属于正规军队,专以作战为主,军纪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这是铁木真最终能够征服各个部落、称霸草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