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22,太平天国(1 / 2)

,1851年——1853年?太平军北伐,攻克南京。

洪秀全号召人们信仰“皇上帝”(上帝耶和华),击灭“阎罗妖”(满清皇帝),为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而奋斗。

当月,洪秀全率几万教徒开始攻占周边城镇,正式向清王朝发起挑战。

官府不得不向朝廷报告。清廷得到消息,组织兵力围剿太平军。

官军在官村(广西贵港平南县官村)与太平军遭遇。太平军趁官军立足未稳突袭劫营,大获全胜,缴获大批军火、器械、粮草、服装等军用物资。

太平军乘胜攻克了永安(广西蒙山),在那里休整并同时进行军队建设、制度建设。

洪秀全治军很严。他接连发布五条军令:恪遵条命;别男行女行;秋毫无犯;公心和傩[nuó],各遵头目约束;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要一切行动听指挥,男人女人不同行,不拿群众一针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同心合力勇向前。

洪秀全分封诸王。杨秀清为左军师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为右军师西王,称八千岁;冯云山为副军师南王,称七千岁;军队主将石达开为翼王。

清军向广西集结,两路合围把洪秀全包夹在永安。永安粮尽。洪秀全从水路突围而出,并在途中设伏击溃了追兵。

太平军北上进攻桂林。桂林防守空虚,兵力不足。从8岁到60岁的百姓都被拉到城上参与防守。太平军狂攻40天竟然攻城不下,只得撤走。

太平军取道水路北上湖南,打算进攻长沙。不成想途中遇到清军伏击,太平军损失惨重。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重伤而死。太平军冲不过去,只得退回来从陆路绕道进入湖南。

太平军进攻道州(湖南永州道县)。清兵望风而逃把道州城扔给太平军。太平军进驻道州休整,同时派兵四出,补充粮草和兵员。“斋匪”和流民纷纷加入太平军。

“斋匪”信奉青莲教。青莲教跟白莲教、天地会一样都是反清的。“斋匪”与太平军志同道合,于是合兵一处。

太平军在湖南南部吸收了五万新兵。

洪秀全在道州发表讨清檄文,号召全国百姓团结起来推翻满清政权,建立“同享太平”的理想社会。

广西、湖南等地的天地会和河南、安徽等地捻党群起响应。

捻党是淮河流域的秘密团体,起义后自称“捻军”。各路捻军逐渐汇合在一起,成为太平天国以外另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

势力壮大的太平军发兵进攻长沙。“贼(指太平军)行五六百里不见一兵一勇与之面者”。太平军兵临城下对长沙展开强攻。守军依靠城墙和大炮的帮助击退了太平军。

据《湖南省城被贼围攻八十二日记略》记载,太平军曾有三次险些攻破长沙城。一次是太平军借助大雾的掩护偷袭长沙,被守军及时发现击退;两次是挖地道埋地雷炸毁城墙然后往里冲,但是被守军发起的反冲锋堵了回去。

太平军遇到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前线指挥官肖朝贵在战斗中受伤,不治身亡。洪秀全见清军援军不断向长沙汇集,只得撤围转战湖北。

太平军取道益阳北上,水陆并发,杀往岳阳。太平军假扮清军,“赚开岳州城,不血刃而城”。岳阳储存着清军援军的粮饷。这些粮饷都被太平军所得。

太平军不缺粮饷,能够保持良好的军纪,不去骚扰百姓。

据《粤匪犯湖南记略》记载:“贼(指太平军)不甚淫杀,唯与官兵为仇,……土匪(太平军士兵)取衣物牲畜,长发(太平军头目)颇谨饬[chi训诫]。有妇女人家,不准进房,授受不亲。贼令最严密,故民不怨。”“贼不杀人,尽人而用之,人不知畏贼。村野之民,盛称贼之义气,遂以为德”。

而前来围剿的清军却象土匪一般让人痛恨。“大兵到时……大路左右数里,无妇不奸,无物不掠,拆屋以为薪,数十里为之一空”。

太平军在岳阳还缴获了五千艘帆船和当年吴三桂留下的大批军火,顺势建立起一支水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