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兵偷袭北京
皇太极素怀大志,他在解决了后顾之忧、巩固后方之后,便开始谋划如何攻击明朝,夺取明朝的天下。
明朝崇祯皇帝即位以后,励精图治,节俭勤政,力图挽救明朝危局。可是,从万历皇帝以后,朝政混乱,奸臣当道,经济衰退,国库空虚,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崇祯皇帝无力回天。
崇祯皇帝即位的时候,只有十六周岁,阅历浅薄,缺乏治国经验,他又刚愎自用,不能听取别人意见。崇祯皇帝最大的缺陷,是疑心很重,猜忌大臣,刑罚严峻,不会用人。因此,朝廷大臣人人自危,互相提防,朝政依然混乱不堪。
偏偏在这个时候,老天爷也来捣乱。明朝末期,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最严重的时候。“小冰河时期”是一种气候现象,许多年才出现一次,不幸被崇祯皇帝撞上了。这一时期,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自然灾害频发,水灾、旱灾、蝗灾、鼠疫等灾害持续不断。《明史》和《清史稿?灾异志》,都记载了许多奇异气象。
陕西连续数年大灾,粮食绝产,蓬草树皮都吃光了,人们只能吃观音土,大批百姓腹胀而死,流民遍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因此,从天启年间开始,陕西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到崇祯时期,起义达到高涨,李自成起义军达到上百万人。崇祯皇帝命洪承畴等人率军镇压,但无济于事,无法扑灭起义烈火。
明朝内忧外患,千疮百孔,天怒人怨,濒临崩溃。皇太极却高兴坏了,觉得攻灭明朝是天赐良机。于是,大清派人与李自成联系,要求联合作战,南北夹击,推翻明朝,平分天下。李自成没有理睬。
皇太极只好独自行动,准备率军南下,攻打明朝。但袁崇焕利用明清停战机会,已经把关宁锦防线修筑完备,十分坚固。关宁锦防线分南北两段,全长四百多里,沿途修筑了大量堡台工事,坚不可破。清军要想冲破关宁锦防线,从山海关出兵,势必付出沉重代价。
皇太极不愧足智多谋,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步妙棋。皇太极打算避开关宁锦防线,不出山海关,而是绕道向西,通过蒙古地区,突破明长城蓟镇防区的龙井关和大安口,出其不意,偷袭北京。
这是一招妙棋,也是一步险棋。蓟镇防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地形险峻,如果明朝准备充分,前后一堵,清军就成瓮中之鳖了。不过,皇太极料定,崇祯皇帝没有这样的眼光和谋略,他决定冒险一试。
皇太极预料得不错,明朝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崇祯皇帝在阅历、谋略、胸怀、能力各个方面,都比不上雄才大略的皇太极,两人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崇祯皇帝没有想到,但谋略过人的袁崇焕却想到了,可是,蓟镇防区不在他的管辖之内。袁崇焕只好向皇帝上书,说:“臣在宁远,敌必不能越关南下;臣担心蓟门薄弱,建议布置重兵,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