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县令吴明晋即引领着众人,沿河而上,越往前,水声越大,这里的地势变化变得陡峭起来,乱石坡地时时可见。
一行人连走带爬,转过个坡,前面是一大片的石滩,河水从九级岩石上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轰声。
河床上乱石累累。散布水中。江水中有一簇直径十多米的四堆,顶端开裂,状如花瓣,呈粉红色,有如展开水面的荷花;有个如同老翁对弈;有的如渔翁垂钓,还有的因为水流冲刷,石窝中石块不住的旋转碰撞,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
“百仞城,百仞城主——很有点武侠小说的味道啊。”朱慈烺意气风发的站在百仞滩的悬崖边,这里就是21世纪的百仞滩水电站滚水坝的位置,与发电房的落差大约有16米,文澜河在这里有一个剧烈的转弯,九级岩石形成了百仞滩的斜坡瀑布,水流湍急,声如雷吼,这就是所谓的“百仞滩声”了,方圆二十多里都能听到。
“把百仞城的规划图拿出来。”
“诺。”黄小宝与几名小太监,赶紧给朱慈烺拉开一张1:1000的规划地图。
这是朱慈烺用了几个晚上的头脑风暴、归纳下来的、按照后世70年代末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思路进行设计,当时有一种专门的规划设计图是专门针对“公社驻地”这一级别的村镇的。
这种村镇即考虑到了行政、教育、小工业企业,也考虑到了农业生产性建筑,是一种城乡结合,工农副兼顾的新型农村居民模式。
然后由工部一位员外郎绘制的“百仞城城市规划图。”
百仞城的规划是整个城市沿文澜河两岸展开,其中主城区和水电区设置文澜河东岸,重工业区在西岸。
水电区将建造电站、水处理厂,未来还将设置一个小型的内河码头和仓库。
主城距离河岸边的水电区大约100米。这一地块的地下水位要低一些,土壤承载力也很好,整个地面自南向北有大约4%的坡度,凭借自然坡度就可以有效的排泄雨水。
在主城区最南面是供水站,因为有坡度的关系,自来水无需加压,使用简单的水塔就可以实现自全城供水。
主城区根据用途不同,规划出以下区域:
行政区,在主城区的中间地段,沿着南北向主干道依次安排各个政府机构,
文教卫区,在行政区的东面,计划将有学校、卫生所、图书馆、简易的体育场和俱乐部。
电厂居住区,位于主城区的东北区域,占地面积最大――简易房宿舍不需要占用这么大的面积,但是考虑将来500多电厂工人都要组织自己的家庭,而且家庭规模可能会很大,所以先把房基地留足。
工业品仓储区,存储的物资、设备、机器,也包括军火。这个区域将有单独的围墙。
农业区,包括农产品加工厂、粮仓、兽医站、蔬菜大棚、牲畜圈,另外有沼气池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