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朱皇帝在东南建设的水运网络和水泥道路多半是收费的!所以这些项目不是由工部,而是由户部负责,有时候还会发包给承建的商人。至于工部的黄公辅修建的上海至南京的水泥官道,他只是具体修建执行人而已。而且,他一旦把上海至南京水泥高速官道修好,紧接着就要开始修建浦口经徐州、济南、沧州、天津、北京的直隶水泥高速官道。采取的模式仍然是由各地乡绅地主皇商以所出的筑路材料结算计算股份给予分红的模式。
这种收费道路和收费运河,还有收费桥梁虽然遭人恨,但是总比没有的要好!
不过现在北方的经济太凋敝,能够搞收费的道路、运河实在不多,可是基建还得搞,要不然北方的经济压根起不来,将来和东南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可不利于大明国内的安定。
所以朱皇帝和各位尚书、郑芝龙商量了几日,预备先投一个亿用于北方的城市、港口、道路、运河建设!
而这一个亿,其实也不必非得发债筹集.朱慈烺、郑芝龙、沈廷扬还是有办法筹到这笔钱的。他们是大明最富、大富、二富嘛!还能叫一个小目标给难住了?
但是将债券和土地证搭配在一起,却能起到帮助一部分善于经营的北人军眷或义民发展资本主义农场的作用。
资本主义农场啊!
多遭人恨的东西.可是这个资本主义的洪水猛兽已经出现在四江湖广闽粤了!
朱皇帝还能拦着不让他们往北方去发展?这事儿估摸也拦不住啊!美利坚国南方的农场主想拦来着,最后给整成什么样子了?
所以北方那边的农民伯伯也只能遭这个罪,还是一块儿走资吧!至于混成大农场主还是破产完蛋,各凭造化就是了。
不过朱皇帝又不能不管跟随自己的北军和义民的死活,不能让他们盲目北上——呆在东南多好啊!当明军,吃皇粮,和朱皇帝一起骑在东南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多幸福的事情?
去北上经营农场什么的可不容易赚钱,除非在东南这边就折腾出一份好家业的北人,要不然北上就是当资本主义炮灰!
现在是自由资本主义,残酷竞争,适者生存!
所以朱皇帝就想出这么个招,把债票和土地证搭伙,在南方这边已经攒出家业的,就低价去买人家的土地证,然后回北方去领一块大大的土地当农业资本家——根据朱皇帝的设想,这些土地证只规定土地面积大小(以中等土地为标准,如果领取上田就得打折,领下田还能多拿),并不规定具体位置。因此持有土地证的投资者可以领取成片的大地产,有利于发展马耕、蒸汽拖拉机机耕和轮作。这有点儿类似后世美国大农场经营模式。
而那些没有在火热发展的东南攒出家业的北军和义民,就别瞎折腾了,东南这几年干点啥都能发,这都没能创业成功,还去小冰河期的北方种地,那不得赔死!还是把土地证卖了换债券,拿着债券吃利息,然后安安分分的给朱皇帝当官兵吧!说真的,朱皇帝对自己人那是真好,是真心为他们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