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69章 身管自紧技术三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469章 身管自紧技术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9章 身管自紧技术三(2 / 2)

朱慈烺面前的这门千斤红夷大炮不凑巧的是个残次品,只能拉回去熔炼成铁汁重铸了,为了给他演示接下来的步骤,一名老实巴交不爱说话的铸炮匠头拉来了他那门合格的火炮。

在行吊的吊动下,缠着粗大铁链的红夷大炮,在刺耳的‘吱呀’作响声音中落在了朱慈烺面前的混凝土平台上。这时,外面隐隐约约传来了钟声。

大明的百姓家里连吃的都吃不上,更没有钱采买日冕和滴漏了,基本上没有时间的观念,秉承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习惯。在田地里做活没有时间观念可以,但在工厂里做工,时间观念就很重要了。

工业时代紧张生活和农业时代的散漫有很大区别,蒸汽工厂讲究效率,需要养成息刻必争的新风俗,改变过去在田间的得过且过。

为了让工人们养成息刻必争的新风俗,每个蒸汽工厂里都配备了西洋自鸣钟,还修筑了一座钟台,专门有工人根据时辰撞击铜钟。大明的繁华城池在时辰观念方面,与乡野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比较繁华的城池都有晨钟暮鼓的规矩。

每个繁华城池的晨钟暮鼓还各有特色:

杭州晨钟是前三十六下,后三十六下,中三十六下。

绍兴晨钟是紧打十八下,慢打十八下,一共六遍。

到了浙江沿海的台州又不一样了,先七,再八,中间十八,最后三,一共三遍。

各地不同的晨钟造就了各具特色的风俗,这也造就了很多喜欢听不同晨钟暮鼓的名士,时常远游各个繁华城池就为了听当地十分有特色的钟声。

蒸汽工厂没有搞那么复杂,使用二十四时制,这样就能更加高效的利用时间了。

一点到二十四点,几点了就撞几下钟,工人们刚开始还有些不习惯几个月过去,就逐渐习惯了。

工人们的做活效率明显也比十二时辰制高了很多,二十四小时制不仅让他们有了紧迫感,还让他们有了地域观念的改变。只要听到蒸汽工厂的钟声就想到了自己在蒸汽工厂,不是在闲散的田间,多做一样工业品就多挣一分的银子。忙活了大半天了,这道钟声就是中午吃饭的声音,随着龙江工业区工人的待遇不断提高,中午提供一餐饭。

朱慈烺也不搞特例,排队领了四个馒头,一份六必居的酱菜,坐在长条木桌上和赵斗米师徒二人一起吃了午饭。

其他枪炮车间的熟工们,在食舍瞧见了朱慈烺,这才知道皇上来军火车间了,惊喜万分,纷纷去找相熟的铸炮车间熟工打听情况。关于赔偿的事宜,很快就在熟工们之间传开了。

吃过午饭,朱慈烺在所有熟工的目送下离开了食舍,熟工们眼里的敬仰比往日见了皇帝更甚。

回到铸炮车间,那名老实巴交的铸炮匠头早就在红夷大炮旁边等着,瞧见朱慈烺过来了也没去说些虚头巴脑的奉承话,也没有贬低学徒抬高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