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70章 身管自紧技术四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470章 身管自紧技术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0章 身管自紧技术四(1 / 2)

铸炮匠头开始目测红夷大炮的身管,观测有没有明显的缺陷,这门红夷大炮的身管并没有凹痕或者不平整的地方。

铸炮匠头又拿出了一个小铁锤,不停的敲击在红夷大炮身管上,伴随着‘叮叮呤呤’的清脆声响,勘察身管上有没有裂纹或者其他瑕疵。直到勘察完所有部位,没有发现任何的裂纹,肉眼观测就结束了。

铸炮匠头拿来木塞堵住了炮尾用来插入火绳的火门,红夷大炮在粗大铁链的拉扯下竖了起来。几名学徒提着水桶从炮口往里面灌水,进行最后的裂纹勘察,灌满了以后并没有发现漏水的地方。

操纵行吊把红夷大炮给放倒,里面的水通过地面的下水道排了出去,一根炮管就算是正式制造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进行实弹测试了。

朱慈烺从头看到尾,土法铸炮看似简单,只需要浇铸出来一个身管,再安装一个木架子就可以了。但只是一个合格并且标准化的身管想要出厂,就需要这么多的步骤,很多事情知易行难。

朱慈烺等人一起来到了空旷的靶场,红夷大炮用行吊放在了一个骡车上,由骡子拉到了靶场。靶场里同样有一个用来吊起沉重红夷大炮的行吊,还有很多铸炮匠头带着学徒们进行实弹测试。

朱慈烺等人的耳边不停传出来火炮的轰鸣,耀眼的火光从一排水泥炮台上喷射出来,俨然就是正在大战的辽东战场。

铸炮匠头使用行吊把千斤红夷大炮落在如一线堤坝的混凝土炮台上,找到一个坑位落在了炮坑里面。直到这时正在测试火炮的铸炮匠头和学徒,还有一些正在修补混凝土炮台的基建工人们,才发现朱慈烺来靶场了,全部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望了过去。

实弹测试不能着急,需要一步一步的慢慢来,铸炮匠头首先装了少部分火药,进行引爆。一步步的增加火药的份量,增加到可以放置炮弹的份量,放入了一颗熟铁炮弹,继续进行测试,直到用红夷大炮所能承受的最大火药份量测试过后。

铸炮匠头停下了测试,观察红衣大炮是否出现了裂纹,没有任何的裂纹,这门红夷大炮装上炮架就可以出厂贩卖了。

朱慈烺看完大明的铸炮法,从技术上而言,确实找不到增加火炮使用寿命的办法,除非七弟子徐积薪研究出来特种钢材,用更为耐用的特种钢材进行铸炮。

现在就连钢铁的量产化还没能实现,特种钢材的量产化更是无从谈起,只能想办法从技术层面上突破了。

朱慈烺带着赵斗米走回了铸炮车间,询问道:“有没有尝试过西洋铸炮法。”

赵斗米先是点头,又是摇头:“恩师,西洋的阳模铸炮法已经尝试过了,但是也无法做到让火炮炮膛最硬。火炮浇铸完成以后,冷却的速度影响火炮的机械性能,冷却越快质地也就越硬。要想让火炮的使用寿命提高,只有让炮膛的硬度最高,才能提高使用寿命,也就是说要让炮膛先冷却下来。

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铸件一般都是从外向内冷却的,炮身先冷却,随着温度降低逐步向里面冷却。所以才会把浇铸好的火炮填埋在泥土里一到两天的时间,做不到让炮膛先冷却,只能让炮膛的冷却速度和炮身保持一致了。”

朱慈烺很清楚弟子赵斗米所说的物理现象,散热速度和表面体积是相等的,炮身的表面积比炮膛要大,所以冷却的速度就快。炮身冷却的快就先收缩,这也就造成了炮身已经冷却硬化了,炮膛还没进行冷却结束,质地比炮身要软。往往会造成炮膛的变形,严重了炮膛内壁还会出现裂纹,残次品的数量提高。

所以红夷大炮在铸造完成以后,一般都会进行灌水测试,测试已经完全冷却的炮膛有没有裂纹。要想提高火炮的使用寿命,技术难点在于炮膛的冷却速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