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83章 整治皇庄一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3章 整治皇庄一(2 / 2)

但实际上皇庄子粒或皇庄子粒银仍然由太监征收,官地仍然是属于朱明皇室的,只是改了个名而已。

而皇庄除了专属皇帝的庄田外,还有皇太后庄田、皇太子庄田,皇太后庄田在明代史籍中大多称为仁寿﹑清宁﹑未央三宫庄田,每年所收子粒银称三宫子粒银,所占土地数量亦相当多。

皇太子庄田即东宫庄田,天顺三年,英宗将昌平县汤山庄﹑三河县白塔庄﹑朝阳门外四号厂官庄赐给东宫。宪宗时也赐太子东宫庄田,计五庄。

到了敛财能手万历在位,皇庄兼并土地再次死灰复燃,史书称万历帝自己的皇庄占地210万亩,赐给他弟弟潞王朱翊镠田400万亩,赐给他儿子福王朱常洵田200万亩。

没有田了,就将周围郡县的土地划过来。他们父子、兄弟三家占地810万亩,而万历六年,全国的田地是5.1亿亩,他们三家占全国总田地数的6.3%。

如今,到了朱慈烺手里,皇庄、宫庄加官地一共四百万亩,怪不得朱慈烺即位之初询问内帑收入,黄大宝会得意洋洋地宣称内帑田亩收入有两百多万两,这都是剥削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啊!

“唉!”

朱慈烺心中不由深深叹息,即使大明铁骨铮铮,明粉把“明朝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喊得震天响,但也无法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朱明王朝对老百姓的剥削,是历朝历代中仅次于元清两个异族王朝,高居汉家王朝之冠的。从这点来说,大明还真是远不如汉唐啊!

历代汉家王朝中,从未有过像大明这样的王朝,从皇帝、藩王、勋戚、贵族、官僚、士绅、豪强、地主等方方面面的统治阶级,全都变着法儿剥削老百姓,老百姓可谓是每一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样的明朝,活该它灭亡,只是千不该万不该,接盘明朝的却是比它还要更烂的清朝,汉儿何辜,百姓何辜啊!

当然了,感慨归感慨,如今要朱慈烺把已经兼并的皇庄土地归还给失地农民那也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他非常清楚,失地农民在这个时代是很难保全自己土地的,一场天灾就可以让他们的土地得而复失,最终还是便宜了勋戚贵族和官僚士绅。

所以,与其失地农民被勋戚贵族、官僚士绅盘剥,还不如继续由自己来盘剥,毕竟自己是要挽救大明的,自己盘剥出来的民脂民膏,终归还会用到他们身上,这就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且这么庞大的皇庄,仅仅养活十万佃农实在太少了,在朱慈烺眼中,这皇庄还有缓解西北人口压力的妙用。

遥想汉朝元丰四年,因为关东大灾,上百万灾民聚集在函谷关外,天下皆以为汉家王朝的统治根基要被动摇了。但是面积仅仅为五十一万亩的皇家宫苑上林苑,便消化了四十万人口,使得汉朝化险为夷,平安度过此劫。

大家可以算一算,四十万灾民加上上林苑原有的十万人口,上林苑就消化了汉朝五十万人口,而它的总面积,只不过是五十一万亩而已。

而大明皇庄却有四百万亩,是上林苑的近八倍之多,也许大明皇庄的土地没有上林苑那么肥美,但明朝相比汉朝,耕种技术肯定是远远超出的,养活三四百万人口不敢说,至少能养活个一两百万吧。

陕西那边充其量也就四五百万人口而已,如果皇庄能消化掉陕西灾民一两百万,那民乱也就不足为惧了。

皇庄既然有此妙用,那就不能放任它继续糜烂下去了,朱慈烺当即宣曹化淳、卢九德、王之心、潘书晨、陈世芳等各衙门总管太监及锦衣卫指挥使朱纯杰、锦衣卫指挥使李廷表入宫见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