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笑嘻嘻朝周边鼓掌的人群做了个罗圈揖,便跟了那管家朝帐中走去,背后是珊妹妹尖尖的小嗓门:“春哥儿,你一定行的!”
挑帘进了帐,朱慈烺发现这大帐内里还用幔帐隔了前后两重。前头这一半是空空如也,只有幔帐上悬了个条幅,上头六个汉隶大字:“刘邦笑,刘备哭。”
那管家在一旁说道:“公子请了,这回却谜面打的是一个字……”
没等那管家说完,朱慈烺淡淡一笑。“可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翠’字?”
那管家嘴巴张得老大,指着朱慈烺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工夫方才回过神来,赶忙施了一礼,说道:“公子神人也!说实话,我家主人只告诉小老儿谜底,却没说出其中道理。小老儿斗胆请公子解谜。”
“说来也简单。这‘翠’字拆开就是‘羽卒’。项羽在垓下乌江自刎,刘邦当然笑;关羽走麦城被杀,刘备能不哭吗?”
“妙啊!果然是如此。小老儿长见识了。”朱慈烺听了心中暗自得意。这在后世可是个经典谜题,可谓刁钻古怪的超级脑筋急转弯,好多地方都收录了,要不我朱慈烺本事再大也做不到脱口而出啊。
却说那管家转身进了内帐,一会儿工夫又出来了:“公子请随我来。”
朱慈烺跟着进了内帐,只见内帐里头铺了猩裘地毯,角落里搁着一鼎香炉,一白衣男子背对帐帘席地而坐,面前摆着张焦尾古琴。那人随意按弹了两下琴弦,操着一口轻脆的吴侬软语说道:“公子请坐。”
朱慈烺一拱手:“谢坐。”也随那人模样席地跪坐,心里一边还琢磨,这人的口音怎的如此酥软,简直无一丝男儿气概。却听那人又说道:“能连破我两谜者,便是诸多名士也只能望而兴叹。金陵之地果真藏龙卧虎、高人无数。在下这里还有一道谜题,不知公子能解否。”
朱慈烺淡淡一笑,心说,都到这儿了,我还能不跟你过过招?
“请讲。”
“我这谜面是个长短句,‘孩儿意,只为功名半张纸。临行时,慈母手中线,费几许?只要去扯不住。不愁你下第,只愁你际风云,肠断天涯何处?’打一物。不过先生不能直称此物,还需以一句诗破题,须另辟蹊径,不能承我谜面意味。如何?”
朱慈烺一皱眉,果然是个刁钻的——但是谜底却不刁钻,就是风筝。
《红楼梦》中有个谜面“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时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颇有异曲同工的意味。只是要以诗句破题,还得说出点新意来,难度却是高了些。
朱慈烺只得对那白衣男子说道:“好谜题,待我仔细想想。”
“请便。”那人说罢,自顾自弹起一曲《碣石调幽兰》。
听那琴音悠远旷达,朱慈烺不禁低声吟诵:“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曲毕,朱慈烺说道:“我已有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何?”心中却暗道,咏风筝的实在想不起有什么名篇,只好将这两句咏柳絮的拿来凑个数了,倒还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