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60章 上元节二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0章 上元节二(1 / 2)

夜色降临,朱慈烺一大家子用罢晚餐,抱着小皇子一块儿来到秦淮河边上,每年元宵官办灯会都放在这地方。远远的,朱慈烺便看见秦淮河畔杨柳间,灯火熠熠,人头攒动,间或还传来有丝竹之声。果然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无数人家都是呼朋引伴、扶老携幼,手上拎着一盏盏用红线、桔皮做成的小桔灯,远远看去星星点点,别有风情。不过,说起来还是珊妹妹手上那提灯个头最大最惹眼。

待到了河边,更是灯如海花如昼。

官办灯会,所用花灯多以彩扎宫灯为主,形态有走马灯、莲花灯、宝莲灯、绣球灯等各种,上头绘有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一家人穿行其间,只觉得这个也新鲜,那个更好看,两眼都看不过来了。

忽然听着前头一阵子喧哗,紧接着人群一分,伴着锣鼓声,一条灯龙径自舞了过来。这条灯笼分成十几节,各以青纱包裹蜡炬而成,十几个棒小伙儿执着木柄翻飞舞动,曲伸盘旋间鳞甲毕动。还有个举彩球的,在前头翻着跟头引导挑动。一群的小孩子跟在后头看热闹,又笑又跳,倒是又添了几分喜气。

珊妹妹看得童心大动,也想跟着乱跑一段,才迈开步子便发现给人一把揪住。回头看,正是朱慈烺,冲着她做了个鬼脸。珊妹妹一愣,回头想想,自己这年纪好象确实不适合干这么,吐了吐舌头只得作罢。

朱慈烺一家沿着湖向前边玩边走。过了一会工夫,发现前头又是一大片人群。凑近了一看,原来都挤在那儿猜灯谜呢。猜灯谜是元宵逛灯会的又一趣事。把谜语粘在悬灯的绳上,要不干脆写在灯上,大家伙儿便能边赏灯边猜谜。

如果这灯谜是大户人家所设,多多少少还会有些奖项,一般就是个提灯。但是每个摊子往往会有一道谜王,往往是摊主的得意之作,若是能中,便有丰厚的大礼可拿。如果谜王给人破得太快,那还是一件多少有些丢面子的事儿。

前世朱慈烺便很是喜欢猜谜这玩意儿,这会儿自然是捋胳膊挽袖子准备大显身手。到近前一看,什么“千里草打一字”、“蟾宫玉兔不思凡,打一诗句”、“除夕更残浑不觉,打一成语”,“尖,打《论语》一句”……都是前生玩儿剩的,朱慈烺猜了几个便觉着索然无味,打定主意直奔那谜王而去。

只见前头有一处三丈多高的彩棚,分为两层,上层居中悬着一盏四尺来高的巨型走马花灯,上头绘的是连幅丹青山水,还题有一句唐诗:“无边落木萧萧下”。边上一个富商打扮的正在那儿嚷嚷着:“鄙号今日特设谜王一道。”

说着,此人用手中一指灯上题字,“谜面就是这‘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字。能猜中者奖十两足金锭一只”说着,边上一个家丁果然端来个精致的托盘,上头搁着一大块亮闪闪的金锭。

马三妹是个财迷,一听“金锭”俩字当时就迈不开步了,抓着朱慈烺的手摇来晃去。“春哥儿,你最有本事了,我们猜一猜嘛,猜一猜嘛。”

春哥儿?这是约好的,称陛下那不就露馅了吗?还怎么玩?

朱慈烺也有了些兴趣,貌似在哪儿见过这谜题,只是一时记不得了。琢磨了一会儿,朱慈烺忽然眼睛一亮,几步上了二层,“这位老板,谜底我已有了。”

那富商吓了一跳,刚嚷嚷两圈,就有人破题了?看上来的是个十八九岁年轻学生,更是一脸不信的表情。“你说什么?你能猜着?”

“可是那‘子曰’的‘曰’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