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坐在上书房正在想着——净棉机。
棉花的主要成本是人工成本,也就是对于掺杂在棉花里面的杂质,进行梳理。这道工序非常的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梳理杂质。
但如果发明了净棉机,就可以用蒸汽机配合机械把棉花梳理干净,省去了人工成本,棉花的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老百姓也能把棉花卖出更高的价格。这样一来,近代纺织体系就初步建立了,大明的棉纺织业实现了初步工业化。
接下来就是要利用水泥,大搞基础建设了,比如修公路、造大桥。
英格兰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倭国在近代的崛起,老美的南北战争,以及华夏的1978年改革,棉纺织业都是关键。
为何?棉纺织业相比较其他重工业,形成规模比较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把研究成本收回来,并且为国家创造巨额的财富。
而棉纺织一共有三个主要工序,第一是棉花的生产,第二是纱线的生产,第三是棉布的生产。
第二道工序纱线的生产,已经发明了一次性纺出一百锭的珍妮纺纱机,算是初步进行了工业化。
第三道工序棉布的生产,有了飞梭织布机,也算是初步进行了工业化。
还剩下第一道工序棉花的生产,棉花的生产决定着棉花的价格。
只有棉花的价格降下来了,再加上初步工业化的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已经实现的量产化,才能完成纺织行业廉价化的野望。
对于棉花的生产怎么实现初步工业化,把棉花的价格降下来,朱慈烺在心里早就规划好了——净棉机!
决定商品价格最大的成本,不是商品的本身价值,而是物流成本。
孙子兵法曾经有个定量计算,要向一千里的地方运送一斤粮食,路途消耗达到惊人的十斤。物流成本就是1:10,也就是说一斤粮食,运到一千里以外,价格要涨到十一倍,这还只是一千里。
朱慈烺心里早就规划好了一系列的战略大计,每一步该怎么走,都计算清楚了,他现在手里银子足够,但朱慈烺也不想什么行业都被皇家企业独占了,那会让行业失去竞争,缺乏活力的企业,必定不会长久。
先修路,但水泥路成本太高,柏油路?石油还没影呢,而且石油开采出来后,那需要一整个石化行业支持的。
蒸汽火车和铁轨暂时是别想了,第一代蒸汽机还没彻底完善,不要说第三代蒸汽机高压蒸汽机了,更不要说蒸汽火车了。而且他还不想急着把蒸汽机推向市场,搞不好,你还没有完善蒸汽机,西洋人不仅学去了,而且还反超你了,那就是笑话了,所以,他是打算等蒸汽机发展个十年八年之后,再让它向全世界亮相,一亮相就闪瞎洋人的眼,让你赶都赶不上。
想来想去,还是只有修路这一条道好走。那就只能依靠简单快捷的水泥,对大明进行基建,在大明基建出完整的道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