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在后世以八大皇商闻名,不过在明朝时期,和满洲人做走私生意的这些晋商根本不入流。真正的大晋商是盐商!扬州八大盐商中的两席就是晋商,一是太谷乔,二是平阳曹。两大盐总都是从明初行开中法时就发达起来的巨富,二百多年的积累,全都有几百万两的身家,真正的富可敌国啊!
铁算盘云三虽然只是乔家的账房总管,但也是八代人为乔家管账,积累下来的财富也在二三十万两上下!寻常的富豪都不能和他相比。
不过太谷乔、平阳曹和云上谦的云家虽然号称晋商,子弟和产业却都在东南。三家的子弟一辈子也未必会回一趟山西了,所以北方大乱,对扬州的这些山陕盐商影响也不大,真正让云三总管感到忧虑南京勋贵和南迁而来的行朝之间的矛盾。
在云三总管看来,行朝和南京勋贵之间根本没有办法和谐共处!因为皇上和太子不是孤身南下,而是带着几万人浩浩荡荡而来的。
这几万追随而来的“忠义功臣”和“忠义义从”,才是行朝的腹心部啊!有了他们,行朝就能在东南扎根了!
所谓扎根,就是让这些行朝的腹心代替留都的勋贵和东南的卫所官,去掌握东南百余个卫的土地、人口,当然还有两淮的食盐和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有了卫所的土地人口,有了两淮盐利,有了长江航运之利,南迁后的朝廷才有好日子过啊!所以行朝和留都勋贵一定会斗争起来!
而淮扬四个山陕盐总,就成了夹在留都勋贵和行朝之间的一块肥肉了!行朝不见得会动四个徽帮盐总,但一定会动山陕盐总!
因为徽帮盐总他们背后是东林、复社,虽然东林、复社的士大夫手中也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但是没有一个现成的体系可以让行朝去掌握士大夫手中的土地、人口。而勋贵手中的卫所系统就是一个现成的体系,可以如陛下在登莱七卫所做那样,进行彻底的整顿和掌握。另外,军屯土地是国有的,朝廷可以名正言顺的整理。而民田就不一样,名不正,言不顺,强行整理不就变成李自成第二了?
但这些事,在朱慈烺看来都是小case了,他就完全放手在扬州的军令部去处理了,朱慈烺处理他们晋商的意图有二,一是弄点银子小钱钱,二是弄些经营人才过来……。
盐政大事处理得七七八八了,朱慈烺就想着去南京了,他是真想家了,还特别想他的小弟朱慈炯,说实话,他对朱慈炯的感情比较复杂,那个胖乎乎的一直很粘他的小屁孩,在原历史上现在应该十几岁了,可在这时空里却是七岁都不到,这让朱慈烺很想不通,但也正因为朱慈炯年龄太小,就让前世今生心理年龄加在一起超过六十的朱慈烺,象对待自己儿子一样呵护着朱慈炯,并且还有几丝丝望子成龙的期待,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就是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