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制了南京这个金融中心之后。朱慈烺还打算在长江沿岸开办几处口岸商埠(建海关)或者称为特区,逐步发展成为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中心,当然也要牢牢控制在手。有了金融中心、工商业中心和对外贸易中心在手,朱慈烺的朝廷就不会再缺钱用了。
扬州是盐业重镇,两淮盐运司就设在扬州,八大盐总也常住扬州。所以扬州卫指挥使徐永基也少不了要插手盐业,他一方面是魏国府在扬州的代理人——代表魏国府向扬州八大盐总收保护费,而且还参与四个老西盐总的生意,魏国府可拿着这四家的暗股!
除了徐永基之外,南都有头有脸的勋贵,几乎都会在仪真守备所管辖的扬州卫、淮安卫、高邮卫等淮扬诸卫中插一脚,以便他们插手两淮盐业。
这些个卫所都有缉查私盐的权力,控制了这几个卫所,就等于扼住了扬州盐商们的咽喉!除了仪真守备系统外,还有一个南京操江水师也有缉查私盐的权力,这个水师同样是南京勋贵插手盐务的工具。
明朝的皇帝也知道盐业上的猫腻太多,所以就想用多方监管的办法反腐。于是南京勋贵可以通过仪真守备之下的卫所和操江水师插手,文官们可以通过两淮盐运司、巡盐御史、巡江御史、扬州知府等等插手盐务。而来自内廷的南京守备太监、淮安镇守太监,同样可以插手扬州盐务。
于是所有插手盐务的勋贵、官员、太监,就都要分上一份了。分钱的人太多,庇护私盐的人也太多,所以能交给朝廷的盐税也就少得可怜了。而勋贵、文官、太监这三方,在扬州的勾心斗角,也就主要围绕盐利展开。
在明面上掌握淮扬盐业的八大盐总,也就渐渐变成了这三方力量的白手套。
不过,现在也容易处理了,因为勋贵、太监,这两份,现在都掌握在了新成立的盐政司手里,勋贵们的是“主动献出”的,太监们的则是陈世芳带着太监火铳营抓捕了几个大太监们缴来的,太监本身就是皇帝的家奴,主子让他交出财产,谁敢反抗?至于文官那一份也好办,直接裁撤南京六部,除了史可法继续留用外,让他们全失业,看你们没权了,还有谁鸟你?
陈世芳率领的太监火铳营,现在已经升格成了独立坦克旅(含四个坦克营、两个火铳营,均为正常人)、仍然保留有太监火铳营(300人的太监组成);
盐政司是个独立衙门,与六部一样,官职级别上也与六部一样高,下一步,朱慈烺还将成立两个独立衙门,海事部、税务部,撤销市舶司,以现代理念管理海关。盐政司目前暂时先由侯恂与王之仁代为管理。这三个新衙门则被朱慈烺一点也不客气地纳入了大元帅府直辖。
看来朱慈烺是真的被崇祯皇帝时的户部没钱给吓怕了,直接把钱袋子握在自己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