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姿展现的是军人的风采,也展现出义愤从容之美,坚定之心,硬骨傲霜雪,你会觉得有股浩然正气贯长虹。如果青春是精品,那么军姿就是美丽。烈日的炙烤,射穿的是封印无限激情的冰河世纪;雨水的冲刷,洗去的是随性纵情的无尽不羁,汗水的洗礼,留下的是雷打不动的钢铁般的意志。
……
“好了,半个小时到了,下面休息半个小时,解散!”
队伍一解散,立马有几个老家伙围了过来,朱纯臣说,”千岁爷,臣信了,你会练兵,并且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是强兵铁军,不,是钢军!”
张之极捋着白胡子道,“很好,这么一练,精气神立马改变,整个人精神了许多,这几个小皇子变化最大。若是再加上口号,那场面立马就大不一样。啧啧,没想到千岁爷,真会练兵。这应该也是老祖宗太祖他老人家在梦中教你的吧,否则你怎么会练兵呢?”
唉,作为第八代英国公的张之极(张世泽的爹),在崇祯年间险恶的形势中已经难有作为,但作为武将的后代,他实在应该亲自领兵出征,振奋士气,然而他却没有,也许是因为“要赚点小钱钱养家糊口”实在走不开吧!
曹化淳赶紧接上道,“一定是的,一定是老祖宗教你的!”
全天的军姿训练,用了三天结束,然后开始了正步走、齐步走、跑步走,并且在每天训练开始时仍然要站半个小时的军姿。然后又开练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
晚上吃饭,张皇后特意把所有公主、皇子们都叫了去,席上不断地各种夸赞着朱慈烺。
而几个小皇子则是一脸崇拜看着朱慈烺,让朱慈烺心里充分地满足了一把被弟弟们崇拜的瘾。
……
话说十七日未时,正在李自成得意的时候,之前在宣化和居庸关投降他的两个明朝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一前一后小跑着就过来了。两个太监都各拿着一只单筒望远镜,是用来观看阜成门城楼上情况的。一看之后,两个太监都以为自己的眼睛出毛病了!
因为他们看到的是皇太子的龙旗和三军司命旗摆在了一起!这是什么意思?皇太子出宫抚军了?不可能吧?大明朝有过督军的亲王,却从没抚军的太子。而且当今这位太子才十六岁,小孩子一个,怎么可能抚军?就算崇祯皇帝异想天开,让儿子带兵守城,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啊!之前有人提议让太子去南京监国都是一片反对,现在要让太子抚军,那还不得吵翻天?
可问题是两个太监一看再看,分明就是太子的六面龙旗和三军司命旗在一块儿啊!不就是太子抚军吗?而且太子不仅出宫抚军,还上了阜成门的城楼!这个太子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陛下,臣以千里镜观之,发现……发现阜成门城楼上有明太子的六面龙旗和三军司面旗。”杜勋首先向李自成报告。
李自成瞅着这个长相威武,却和宣府总兵王承允一起出城三十里迎降的大珰,浓眉微皱:“莫非是明朝的太子上了城楼?”
在居庸关和唐通一起投降的杜之秩插话道:“陛下,朱明的太子今年只有十六岁,必不敢上城楼直面我大顺雄兵的。在城楼上挂出太子旗号,许是虚张声势。”
李自成眯着右眼,哼笑一声:“十六岁也可杀人了,额的干儿李双喜十五岁就跟着额杀人了!”
杜之秩道:“干殿下少年英武,朱家太子岂能相比?”
杜勋也说:“是啊,朱家太子养在深宫,就知道吃喝玩乐,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顾君恩这时出班上奏道:“既然朱家太子是无用之人,陛下正好对其使用攻心之计,可一面晓谕守城军民赶快打开城门投降,一面遣使者入城和谈。”
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顾君恩的“攻心计”又周详了不少。不仅要对京师城内的明朝官员用计,而且还要对守城的军将用计。所以就得在使者入城去和崇祯谈判的过程中,派人到城下喊话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