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逆宋> 三五四 蛇打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五四 蛇打架(1 / 2)

柴宗训根本就没担心过这场战事的结果,进入大理国后,便和曹彬分开,翻越乌蒙山南麓,准备自此进入大理国东都鄯阐城。

之所以要去鄯阐城,乃是据大理皇帝段素顺介绍,城内有大湖,名‘滇池’。如果有滇池,那不就是昆明了吗。

前世柴宗训曾数次到过彩云之南,这一次除了寻访各部落之外,他想看看这地方千年之前有什么不同。

此行除董遵诲随驾之外,因大理地处偏远,离京时在群臣一再要求下,又添了一个保镖,杨家五郎杨延德。段素顺还派了有‘大理通’之称的礼部侍郎吴望喜随侍在侧,充任向导和翻译。

四人一如之前,充作商旅,一路翻山越岭前行。

一行人先到了乌蒙山下,此处原为蜀中、夜郎、大理三处交界之地,属大理国三十七部之‘芒部’。

所谓三十七部,就是三十七个服从于大理朝廷的夷民部落,除了交税之外,所有的事情均由部落土司说了算,大理朝廷无权干涉。

倘遇上天灾年份交不上税,朝廷要是逼得紧了,土司振臂一呼,那就要造反。

这些部落多在大山之中,朝廷劳师远征不划算,只要闹得不太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以至于各部落土司骄横不已,现时大理遇朱猡入侵,这三十七个部落没有一个出钱出人的。

芒部因在三地交界,来往商旅不绝,相对来说还算是个比较富庶的部落。当然,这个富庶是相对的,倘拿中原任一州县来说,这里仍然很穷。

芒部集市不大,来往的人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有左衽的,有右衽的,有扎黑头巾的,有穿着马甲的,不一而足,但基本都说中原官话。

“这芒部至少有二十年没交税啦?”听着吴望喜的介绍,董遵诲开口问到。

吴望喜摇头到:“此地民风彪悍,多少税吏在此丢了性命,后来再也没人愿意来。芒部本属鹤城治下,不得已,郡守亲来与土司商谈,土司才同意每年上贡一些天麻苹果之类的,再也没缴过税。”

“公子,”董遵诲小声到:“此地连大理朝廷都没办法,距中原更是天高皇帝远,即便收归也无甚用处。”

吴望喜生怕柴宗训听到这话不救大理,急忙辩解到:“公子,此地虽民风彪悍,但却物产丰富,且大理朝廷一向羸弱,倘公子施以雷霆手段,必能令各部归心。”

柴宗训淡淡到:“本公子向来不以刀兵加与百姓,唯有一条,倘能让此地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百姓自然归心,何须雷霆手段。”

吴望喜忙不迭点头:“公子所言甚是。”

柴宗训问到:“你方才说土司上贡天麻苹果,莫非是此地特产?”

吴望喜无愧于大理通:“回公子,此地方圆数百里皆是红土,极适合苹果、天麻,以及活血化瘀三七之生长。不过此处虽三地交界,然与蜀中隔着赤水,这赤水两岸皆是悬崖峭壁,又多险滩急流,过河极为不易。”

“再说夜郎,这乌蒙山东西数百里,此刻我们虽下山,实际仍在山腹之中,翻过乌蒙山,却还有牂水,除了熟悉路径的商旅,并没有人愿意过来。况夜郎情形比此地强不了多少,那苹果、天麻、三七即便再好,又能卖给谁?”

董遵诲说到:“目下朝廷不是已自荆南开始,铺设混凝土路重建茶马道了么,待商道一成,此地自然富庶。老百姓日子好过了,就不会对抗朝廷了。”

“但愿如此吧。”

三人轻松的聊着天,杨延德却一直警惕的看着四周,倘有人接近,都会被他的眼神吓走。

去年亲军司搞了一场遴选侍卫和密探的大比武,凡大周境内身家清白之人皆可参加,各军统帅之子趋之若鹜,就连在军营效力多年的曹彬之子曹粲曹珝,大周第一猛将刘光义之子刘明德等都曾前往比武,但无一人是杨延德敌手。

杨延德在杨家枪的基础上,又创一套五郎枪法,刚猛无比。后董遵诲技痒,跳下台与杨延德比试。虽在力量和招式上没输,但拳怕少壮,三百招之后董遵诲有些不支,杨延德秉承杨家谦让家风,主动卖了个破绽败阵,这才让董遵诲下得台来。

此战之后,董遵诲致书杨业,一定要将杨延德留在身边。只要是为朝廷效力,在背嵬军或者在侍卫亲军司哪里都行,杨业爽快的答应。这次巡幸大理,为策安全需多带侍卫,董遵诲便将杨延德带了来。

“五郎,”柴宗训笑到:“放松些,无须如此紧张。”

杨延德认真的答到:“小的遵命。”

柴宗训端起酒杯:“来,与我同饮一杯。”

杨延德有些慌:“公子,主仆有别,与公子同坐一桌已属大不敬,小人何敢与公子碰杯。”

董遵诲劝到:“五郎,倘你如此紧张,恐为人看出端倪对公子不利,还是放轻松些。”

杨延德这才举起酒杯,向柴宗训示意后抬手一饮而尽。

“这才像样嘛,”柴宗训说:“和本公子在一起,尽量随意些。”

三人继续闲聊,吴望喜问到:“公子有没有想到接近土司的办法?”

柴宗训随口到:“既然此地产苹果天麻,我们又是商旅,不如前去和土司谈一笔大生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