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逆宋> 三五三 援救真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五三 援救真腊(1 / 2)

曹粲率一万精兵在白岩城下列阵,曹彬带着剩下的人马在后面压阵。

段子标有些着急:“太尉,白岩城是大理的前沿防线,虽不似中原城池那般坚固,但白岩地处山谷,拥有地利,并非骑兵就能冲得上去的。”

曹彬淡淡到:“王爷尽管瞧好了,看我精兵是如何破城的。”

虽说大理如今归顺了中原,胜败都不用段子标负责,但他还是不忍见王师兵败。不过在他看来,曹彬有些傲,对谁都是爱理不理的样子,似乎中原就比大理高一等一样。败下一阵,杀杀他的傲气也好。

这实在是天大的误会,曹彬是读书人出身,不像普通的武将那样大大咧咧,平日里本就不善言辞,更何况和段子标又不熟,能够说什么?

段子标正等着看好戏,前方忽地猛然一响,大地都震动起来。

“发生了何事?”段子标急忙问到。

曹彬仍是淡淡的:“王爷勿要惊慌,我前锋营要准备攻城了。”

只见前方白岩城头爆炸声四起,硝烟弥漫,原本准备严防死守的朱猡大军经受不住,呼喝着拼命往城内撤退。

不出半个时辰,城墙被炸毁,曹粲率大军进入城内。此时的朱猡大军还来不及撤退,慌忙城内组织防线掩护大军撤退。

可惜任何防线在迫击炮面前都形同虚设,防守的朱猡士卒还未站稳脚跟,便被炮弹送上了天。

曹粲顺势带着骑兵冲锋,五眼神铳架在马头,看见朱猡兵士只管扣动扳机。一轮冲锋下来,城内满是朱猡士卒尸体。

曹粲仍不肯放过一人,带着大军从北门追到南门,因城门狭窄,朱猡大军急于逃命,兵士间相互踩踏,惨叫声不绝于耳。

趁此时,曹粲大军再次架设起迫击炮,朝南门猛轰,朱猡大军实在扛不住,一个统领模样的人冲到阵前跪下不住磕头。

曹粲示意将他押过来,那人操着半生不熟的官话大呼:“投降,我们投降。”

城内来不及逃出的朱猡士卒,纷纷扔掉兵器双手抱头,乖乖蹲着不动。

曹粲派人清点一下数量,城内城外来不及逃跑的朱猡士卒,竟有四万多人。

段子标简直眼睛都看直了,仗还能这样打?不过两次交锋,朱猡二十万大军损失大半,余下的也不敢纠缠,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拼命朝蒲甘境内撤退。

照此速度,不出三五日朱猡军便能尽数退往蒲甘,曹彬先前预计的时间还是太保守了。

曹粲率前锋营继续追击,一直到大理国与蒲甘的边境线停下修整。至此,另一路大军尚在路上,整个大理就已经光复。

崔彦进此时带着四万大军刚刚到达獐子河,为他做向导的是原大理国礼部尚书刘庆元。据他所说,过了獐子河,再有几天路程便可到达永昌府。

如果曹彬进军顺利,永昌府正是朱猡退军的必经之地,倘在此设伏,必能全歼朱猡大军。

作为率领偏师的副将,崔彦进露脸的机会并不多,不过每次控鹤军获胜,他的赏赐都不会少。

人贵有自知之明,崔彦进知道自己勇猛不如刘光义,治军不如曹彬,所以一直安心带着偏师给曹彬打下手。

獐子河虽为河,但阔度、流量均不下于长江,且两岸均为悬崖峭壁,过河不易。且对岸若设有伏兵,四万大军就会交代在这里。

刘庆元率先过河为崔彦进探路,确认安全后,四万大军开始过河。

崔彦进带着前锋营率先过河,还未站稳脚跟,却见前方山谷突然出现大量手持长矛,身着藤甲的兵士。

“敌袭,敌袭。”崔彦进大喝:“前锋营准备迎战,保护尚未过河的大军。”

毕竟偏师,军容气势都不如主力,前锋营虽认真列阵,但总少不了一阵骚乱。

崔彦进大怒:“将刘庆元拿来,本帅倒要问问,他是如何探路的。”

刘庆元战战兢兢上前,其实他对行军布阵一窍不通,之所以派他做向导,是因为大军所过之处,都是些夷民部落,作为礼部尚书的他,懂许多部落的语言。

“大帅,”刘庆元颤抖到:“下官先前探路时,的确未见有大军。”

崔彦进喝到:“那前方山谷中的大军是从何而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