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晌午,两个娃娃做了一顿很丰盛的饭菜,还把办婚礼时剩下的酒也搬上了炕,一家三口坐在炕上说笑着吃喝了一顿,老张感到很是舒心和满足,看着小儿子和媳妇,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就足了。
第二天一早,小儿子和媳妇背了行囊,去了县城赶车往南方去。
老张没有远送,只是站在院门口看着俩个娃娃走远的身影,默默的淌了两行子泪。
......
小儿子和儿媳妇出门打工的这年年底,在老张眼巴巴的期盼中,回来过年的却只有小儿子一个人。
原来,俩人到了南方,大儿子看着让都进了工厂,每天两班倒,一班12个小时。
俩人住的都是集体宿舍,男女分开的那种,小两口每天也只有上下班交替的时候在食堂见上一面,日子虽然很苦,但小儿子却也充满信心,工作的很是卖力。
时间过了没两个月,儿媳妇却忍受不住了,吵闹着要离开工厂自己找工作,小儿子劝也劝不住,只好请他哥来给说,大儿子说了也不起作用啊,没办法了,只能任由小儿媳自己去找工作。
进厂的时候还交了押金,工作不满半年没有退,儿媳妇也只领到了一个月的薪水差不多两千来块钱。
小儿子本想跟着媳妇一块离开工厂去找新工作,但是又怕离开后找不到工作,厂里又再不要他。
所以,和媳妇商量后,决定自己留在工厂,让媳妇一个人去找工作。
这儿媳妇离开工厂后,在外面找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工作,都没合适的,南方招人的地方不是工厂就是工厂,而她偏偏又不愿意去工厂,口袋里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工作却还没有找到,小儿子倒还没说啥,大儿子却不高兴了,找到这媳妇给好好的数落了一顿。
大儿子本来安的好心,想着好好给说说,让小儿子的媳妇回心转意,好好在工厂里干,如果能成,他再厚着脸皮给工厂的总务说说,让再进厂。
不想,这小儿子媳妇本来就因为找不到工作很烦恼,加上大儿子找上门来这么一顿批判,顿时就对着吵闹了一架,随后找到小儿子,要把出门时,俩人身上带的几千块钱全都给她。
她要带着这些钱去另一个城市找工作,小儿子听媳妇这样说,一是不放心,二是心疼钱,便好说歹说不给,哪怕租个房子自己养着媳妇都成,就是不让媳妇去其他地方。
哪知,这媳妇呢,性子也烈,给不给都要走,谁说都不行,小儿子实诚,见没办法了,只好把身上带出来的几千块钱连同自己一个月的工资都交给了媳妇,还送媳妇去了南方的另一个城市找工作。
媳妇这一次工作也算是找到了,在一家商场里的服装柜台当导购,自己还租了个小房子,反正就是脱离了工厂。
一开始,媳妇也高兴,小儿子也高兴,每个月,小儿子趁着有两天时间的公休假,还总跑去看媳妇。
也就安稳了两三个月,小儿子慢慢发现,媳妇往常电话短信来的勤快,后面也基本没有了,自己下班后打电话过去,也总是不是不接,就是不耐烦的说两句就挂了。
又是两三个月的时间过去,小儿子去看媳妇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媳妇租住的小房子里,竟然有好几样很贵重的首饰,当晚,问了媳妇,媳妇不答应,也不解释,小儿子老实,也就只好不问。
再后来,老张中途打了一次电话给小儿子,问能攒多少钱了,赶年底看能凑够几万给人家孟支书把钱先还上。
小儿子便给媳妇打了一个电话,说了老张来电话的事情,不想,这媳妇直接在电话里和小儿子吵了起来,一番牢骚和脾气发过之后,小儿子再也没打通过媳妇的电话。
【作者题外话】:《811109+乡镇十年》的故事太有时代沧桑感,一个个极具历史性和可读性的事例,既真实又颠覆你的三观。本书没有噱头,不大开脑洞,却用寻常的故事让你看到乡土,读懂乡间。文中因方言缘故,音译字较多,个别错别字和语句问题因为是一手稿的原因请忽略。牛奶面包吃多了,品一品乡间的小杂粮才能更养人。推荐您收藏订阅《乡镇十年》,每日必读,天天向上!也欢迎与作者互动,评论必回!
另请各位大大注意!银票最好是在最新章节打赏哦,否则不算追更票,谢谢啦!有你们的支持,才是我鞠躬尽瘁,不断更新的源动力!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