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少爷阿晔。
可是,不管哪一个,都死了。
她拿出怀中的馒头,放在火海前,“苏瑾夜,我给你带吃的回来了。”
火海里没有人说话,只有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那个总喜欢喊她阿橪的少年,甚至来不及知道她是个女儿身。
旁边有个妇人扶起了她,“姑娘,你是不是在找一个高高瘦瘦的少年?”
阿橪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你见过?”
“大火没起来之前,我看见他一瘸一拐地离开了城隍庙,向着南边走了。”
阿橪拉着那个妇人的手,一连串地问:“真的吗?你确定是他吗,是不是一个很好看的少年?”
那妇人回忆了一下,“我没有看到他的脸,但是知道他是从城隍庙出来的,腿好像是受了伤,”那人想了一下,又补充道:“对了,他好像穿了一套白色的衣服。”
那就是了,阿晔穿衣服很挑,他除了白色从来不穿别的颜色,搞得阿橪经常笑他跟没了爹娘一样,他也不反驳,就是不理她。
苏瑾夜接管阿晔的身体之后,什么都不挑,不管是阿晔剩的衣服还是饭菜,他都能欣然接受。
所以,那个穿白衣服的,一定就是苏瑾夜。
阿橪从地上捡起那个馒头,快速地塞到她的手中,“谢谢了大婶。”
阿橪一溜烟的向南跑去。
她的苏瑾夜没有死,她知道他去了哪里,她在他的梦话里听到过,暮城小镇,明歌。
明歌跟随着赵子渊一行一路去往襄阳,一路上她们几个女人倒没什么,傅景铄却是吃尽了苦头。
身上的伤稍不注意,就连咳不止,天气不暖和,就连马车都不敢下,这一切还能忍受,唯一不能忍的是那苦涩的药汤。
也不知道赵子渊出门带了多少黄连,好像他们家黄连不要钱似的,反正一次比一次苦,有赵子渊环顾在侧,他这药一滴也别想吐。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除了黄连之外,别的对伤情倒也不是全无好处。
伤是多少好一点了,可这胃口却一天天的弱了下去,吃什么东西就吃一点点,吃完就是反胃,吓得赵子渊都不敢再往里加黄连。
明歌主动揽过了做饭的差事,毕竟大家都是在为苏瑾夜的事情忙活,她这个女主人再不站出来,有点儿说不过去。
她本就开过酒肆,炒菜做饭是她的强项,李小白也凑过来跟她学习,一路上厨艺也精进了不少。
襄阳太守刘大人,早接到圣旨,在苏瑾夜棺椁未到之时,就已经大兴土木,在襄阳城外不仅搭建了苏将军的陵墓,旁边还建了逸王殿下的行宫。
还有两三天的路程即到襄阳,她们的马车也就放慢了速度,不再急急赶路。
晚上他们就歇在一个名叫悦城的地方,因为此地盛产灯笼,李小白就闹着要出去买一盏回来。
傅景铄身上有伤,行动不便,便没有跟随,只有几个姑娘兴致勃勃的结了伴出去,赵子渊不放心,就派了南山暗中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