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日月楼-第90章 舍利传说2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科幻小说>藏地日月楼> 第90章 舍利传说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 舍利传说2(1 / 2)

他宣布佛教为国教,在全国建起84000座寺塔,约在公元前253年在华氏城主持佛教史上第三次结集,编纂经、律、论三藏经典,统一认识,解决教派争端,为佛教的发展立下不世之功,被佛教徒尊为“**之王”。

阿育王最值得称道的弘法之举是传法的跨国行动,他曾派大批佛教传教师到印度各地以及印度周边国家传教。阿育王时代佛教已自恒河流域向周边扩散,传播到印度各地及南亚、东南亚诸国。不仅如此,据阿育王时期碑文《摩崖法敕》(第13)记载,传教师的足迹已到中亚、南欧及北非。

佛教传播路线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条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沿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兹焉。这就是史书常提及的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路有三条路线:

北路:自长安,由河西走廊,北至哈密,然后沿北疆的吉木萨尔、乌鲁木齐、伊犁,顺伊犁河下游通往里海沿岸;

中路:自长安,由河西走廊经敦煌、玉门关,顺汉古长城经古楼兰,沿塔里木盆地北缘库尔勒、轮台、库车、拜城、阿克苏、喀什通往伊朗及地中海沿岸各地;

南路:自长安,由河西走廊经敦煌折向古阳关,沿若羌、且末、于阗、和田、叶城、莎车穿越南疆,取道塔什库尔干南去印度、克什米尔,西去阿富汗、伊朗。

横穿欧亚大陆的丝绸古道总长约7000公里,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5世纪止,把古老的中原文化、印度的恒河流域文化和希腊文化、波斯文化联系在一起。

在公元前若干年,印度的商人僧侣风尘仆仆跋涉在这条丝绸古道上,西域是他们最先光顾的地方。

印度佛教文化最早是沿陆上丝路传入西域,东渐中土始于汉明帝永平年间。传说佛灭后200余年,称霸印度恒河流域的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前往王舍城取出阿阇世王所藏八万四千舍利,造八万四千琉璃宝箧盛之,并造八万四千宝函、以八万四千匹彩为之庄严,使诸鬼神于世界各地同时筑起八万四千座宝塔,相传华夏之中有五,扶风为其中之一。关于阿育王分舍利、造塔的事迹《广弘明集》、《魏书·释老志》、《历代三宝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显传》、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等以及敦煌壁画中都有所记载。

第一枚佛祖舍利

隋文帝杨坚以印度的**王(佛教称为转轮法王)——阿育王为榜样“弘法护教”。阿育王所建的84000塔,是在同一日修起的,于是,仁寿元年(601年)6月13日,在隋文帝60岁生日的这一天,下诏在30州建30座舍利塔供养佛舍利。钦定10月15日午时,30州“同下”(舍利入石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