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基地崛起-第1111章 成型的政治体系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三国之基地崛起> 第1111章 成型的政治体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1章 成型的政治体系(1 / 2)

凌冽苦思冥想。/p

最终还是决定以桃源村目前行政等级最高的宋朝(元朝没有政治一说,成吉思汗向来秉承能动手绝不讲道理的原则)为模板。/p

再结合自己目前的处境和实际情况。/p

搞出了一套三省六部归法制。/p

话说什么是三省六部归法制?/p

通俗点来讲。/p

就是还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制度。/p

在地方政府设立行政主官。/p

然后从六部中抽调司员组成一个小型的行政班子。/p

说白了!/p

就是在一个地方搞个行政领导人。/p

然后从户部,吏部,礼部,刑部,工部分别抽出司员。/p

大家同心协力攒成一个政府,由领导统一调度。/p

共同治理当地的百姓,同时贯彻上面传达下来的意图。/p

当然了,这就是个大概的解释。/p

事实上如果想完成一套能够从上到下阶级鲜明并且实用的行政制度。/p

远远没有刚刚说的那么简单。/p

毕竟各个县城如何分配资源,县令和县令之间如何管理。/p

这都是问题。/p

所以为了确保整个制度能够安然无恙的运转。/p

凌冽特地利用桃源村目前的政治特性。/p

对各地县郡作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p

首先。/p

他把司州确定为自己的直隶州。/p

首府为汴京。/p

整个州仅设两名知县(因为司州凌冽就俩县城,萧县、眉县)/p

二人除了有当地的刑法裁决权和报告权(就是衙官和报告县城里缺啥要上面给补啥的权力)外。/p

其它什么都没有。/p

头上也没有上级,二人直接归中书省,门下省管辖。/p

至于荆州那边。/p

凌冽决定设立一个州牧(当地的军事主官,拥有管辖知府的决定权)/p

一个知府(当地的行政主官,)/p

六个府丞(当地的次级行政主官,负责处理各县各郡递上来的各项报告。)/p

三个知郡(郡一级别的行政主官)/p

十八个郡丞(郡一级别的次级行政主官)/p

数十名知县(县一级别的行政主官)/p

不得不说,当这套制度出来以后。/p

桃源村的行政体系瞬间变得清晰了起来。/p

首先是中央集权方面。/p

确定了三省六部制的核心地位和权利地位。/p

牢牢的把钱财(户部),兵权(兵部),建设(工部),法律(刑部),选拔(吏部),舆论(礼部)攥在了手中。/p

其次。/p

对地方州郡实行双主官模式。/p

州牧管军事,并且拥有战时管辖知府的决定权。/p

知府管行政,拥有各郡各县的人员任命权,晋升权,自主建设的决定权。/p

两个主官互相制衡却又老死不相往来。/p

州牧麾下是军队主官。/p

知府下面设立六名府丞。/p

每名府丞就像六部中的尚书一样。/p

分管下属各郡各县的钱财,吏治,衙役,法律,建设和礼仪。/p

而在府丞之下。/p

又设三个知郡。/p

每个知郡下面又有六个郡丞。/p

继续分管辖区内各地县城。/p

县城设立知县。/p

拥有刑法的裁决权和当地的建设权。/p

(就是他能断案处理民事纠纷,也能决定什么地方要修什么建筑)/p

手下设四名副县,分别替他管理当地县城内的钱财税款,礼法教育,建设建造和衙役升迁。/p

可以说,这就是一套等级分明的阶梯。/p

从州到郡到县。/p

每一层都像桃源村三省六部制一般运转。/p

区别就在于桃源村内的核心权力是掌握在凌冽和尚书,中书,门下省中。/p

而各州,郡,县呢。/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