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阮容一身际遇,她有此问,实在也再正常不过,阮慈下也微叹,此时已无法再思量她这『性』子,否出于天生,祖应身,本就天生的思缠绵,难以自拔,倘若可以轻易将一切看淡,这应身对祖来说又有么用呢?
她收拾思,笑道,“我可从没做过旁人的化身,便有,这命运也被我自己亲手斩断了。”
阮容叹道,“你自少杀伐果断,总有一股狠劲,我不如你,我也很羡慕你。”
柳寄子和阮慈还在议论将来去向,这里二姐妹并肩坐,阮慈道,“容姐,你我修道至今,也见识了不少秘闻,更从无到有,走到了如今这番地步,在宇宙局势之中,也少少有些微的影响,我有一个想法,实在发自肺腑,从未和任何一人说起,你觉得你先我的替身,又祖的应身,似乎一生中并无半点属于你自己的东西,里有些怅惘失落,其实我也能理解。”
她顿了顿,又道,“但其实我有时也在想,宇宙中又有哪一人的生命,真正完全属于自己的呢?或许我们所有人的真灵,都只阴阳五行道祖在时空中来回行走,留下的印痕,都只他参悟超脱的应身。”
她这说法,玄妙浪漫,在二人面前,缓缓现出一处空虚宇宙,只有一人的身影在来回穿梭,所留下的灵炁痕迹,开始缓缓飞舞,最终汇聚成了初创世以前的虚数,阮慈道,“先天五之中,初创世以前,还有易,我想易或许便这个阶段吧,否则初又凭何来创世呢?正因为这些痕迹变化所在,初方才能演化万物。也因此本方宇宙的主宰永远都永恒道主,我们都他参道的应身,便连道祖也概莫能外。”
“倘若如此,又何须在乎你否谁的应身呢?这不过诞化的机缘已,那凡间的仁义道德,也并非由上下教授来,也只凡人为了适应多变的实数,所形成的一种默契。在中央洲陆,因修士之间你争我夺,极为惨烈,以修士的婚姻,便一种交易,一种同盟,凡人间反有许多两相悦蕴含其中,这二者谁对谁错呢?我们从凡人一步步往上登临,除本我本,不可放弃,否则难以在虚数中立足以外,其实也在不断将凡人的认知替换,若非如此,又何能修道,我们就像一艘船,每一块木板都在缓缓替换,你觉得么让你永远你呢?”
“对我来说,我要任『性』随,凭我自身意趣,应对这千古变局,不论宋国时的家族亲,又或这周天局势,哪怕我修持的大道也好,都无法压抑我的天『性』,这我的本。从未有丝毫改易,便因此中途道陨,我也无怨无悔。容姐,你的本么呢?以我感应,你始终有所犹豫呢。”
二女望着那空虚宇宙中,来回穿梭的虚光之影,暂都未有说话,阮容许久才轻轻长出一,道,“不知如何,我知道自己祖应身之,虽有惆怅,也不无解脱,由小到大,我看似得大方,但中常陷『迷』惘。”
“你我际遇,虽非云泥之别,但也有极大差距,旁人常常疑我对你怀有结,但其实那等最低级的妒忌怨恨,我倒从未想过,也曾因此沾沾自喜,自以为还算有些慧根,可以不坠那些劫数。但又总觉得自己还不够颖悟,无法将前路看得明,更不懂我为何对柳寄子……第一眼我见到他,便生出感应,可隔了家恨,又绝不应该。”
“那般思绪,横亘底,我常便觉得自身还少了决断,不若你爱恨明,可将丝斩断,入道略深时,我也常不止一次地在想,亲族生死,能否暂放一旁,仁义道德,原也不约束我等修道人的,我又要记挂着凡人的道德,又要遵循修士的道德,否负累也重了一些。可这般的自己,我也无法接受,我头实在总有『迷』雾未清,既不知道我为何会这样,又不知道我该如何摆脱。”
“这些时候,我对做你的化身,反欣领受,甚至时会想,倘若我为你挡劫死,便不必再烦忧这些了。谁知你运之强,竟未遇劫数,反倒我得附骥尾,平平安安地修到了元婴,比其余同时入门的师兄妹们,不知快了多少。只我中常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际遇,又恐自己乃洞阳伏笔,中颇多忧惧,回首前尘,只有和柳寄子在青华万物天修行的这数千年,么也不用去想,反欢愉一些。”
“直至今,因缘浮现,我既知我的来历,也就明了这一切纠缠奇,其来何自,原来我果便生成这样,正祖入侵洞阳的应身一子,我和他天的缘,他原本不知□□,在行杀戮之事时,根本无有道德可言,便如今,因我稍染念,也绝不会有愧疚之念,中对我哪怕有那么一丝牵挂,也他自降生以来头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