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不仅仅是悲壮,还有着无限地凄凉,眼前这个战场,怎么看怎么给人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剩余的鏖战军数量显然是被消耗大半,存活下来的士兵,也仿佛是被战败了一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站在褚武雄的面前。
所有的鏖战军都没有想到,这一仗竟然是这样的结局。在从柴桑城出兵的时候,他们还神经大条的将这次出兵当成一次游玩。在路上,还调侃这样的出游比想象中的要艰辛。而眼前的这一场战斗,这结果,他们再也调侃不出来了。
死的人实在太多,那些战死的士兵中有不少都是这些存活下来的士兵的朋友,甚至是兄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朋友或者兄弟,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死在自己的面前,这些士兵的内心瞬间陷入了极大的悲痛。
不仅仅是悲痛,还有震惊和恍惚。他们仿佛是做了一场噩梦,刚刚战斗的厮杀场面还在脑海中回放。他们的脑袋嗡嗡作响,心中百感交集,仿佛是被尖刀一刀一刀地猛烈戳穿。
战争终究不是儿戏,可是鏖战军却将其当成了儿戏,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竟然神经大条到直接逃走,这让褚武雄失望和惊讶到了极点。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褚武雄望着眼前灰头土脸,仅仅剩余三千五百余人的队伍,疯狂地怒吼,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唐养你们是让你们干嘛的?
是让你们在战场上当逃兵吗?
任何一个在战场上逃避的士兵,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战士!
你们难道忘记了平日里的训练是怎样的,难道忘记了本将军曾经三令五申告诉你们的军令从严?褚武雄的声音几近沙哑,你们可知道,自己的每一分懈怠,在战场之上,就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你们觉得这是儿戏,这是游戏,殊不知,它会在一瞬间夺走你的生命!
这一仗,若不是有那么多的逃兵,若不是你们见到敌军的退缩,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你们可曾记得,自己是战士,是军人?你们的肩膀上,承担着唐朝的安危,承担着百姓们的幸福!
你们可曾意识到,你们的肩膀之上,担着这天下!
褚武雄混迹江湖大半生,从来都没有如此发自内心的给任何人说过自己的心声,当初他投靠罗不凡的时候,何尝不是怀揣着一腔为黎民百姓伸张正义的热情,何尝不想为天下的百姓谋下万千福利。
正是因为他知道罗不凡是个可以依靠的君主,他才会毫不犹豫地投靠他,才会果断地带着三千天龙军前往柴桑城。而此时此刻,罗不凡终于建立了唐朝,他也没有让褚武雄失望,他的天下,凡是自己已经收归的城池,百姓们几乎都能够安居乐业,他在最大限度的为百姓们谋福利,在最大程度地解决百姓们的温饱问题,想尽一切办法,让天下的黎民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他的国度,培养出的士兵,也应当具备这为国为民的精神,如今天下尚未平定,褚武雄的鏖战军,竟然出现了贪生怕死,只顾自己安乐的现象,这该是何等的耻辱?
褚武雄的训话到最后已经是有些嘶声力竭:你们可配与华炎帝共享这天下?你们可知道,身为一个军人,身为一个战士,就要保家卫国!
褚武雄的这一番话虽然声泪俱下,但终究也算得上是雄壮的演讲。每一位战士的情绪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的内心承受了强烈的触动,也深刻地意识到他们身上的职责和使命。
对,我们是军人,我们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我们应该为大唐朝的完整,为百姓的幸福奋力厮杀!我们不能做胆小鬼,不能做孬种!
这些鏖战军中,很多都是大字不识几箩筐的莽汉,但他们能听懂褚武雄所说的这一切,他们昂起了头颅,仿佛是有着一种荣誉和光环加在身上,那种荣誉,那种光环,令得他们感觉自己的担子是极其的厚重。
褚将军,我等错了,我等愿意将功赎罪,为国效力,还请褚将军饶恕我们!
好几个士兵稀里哗啦地跪了下来,紧接着,所有的士兵都跪了下来。
请褚将军饶恕我等,让我等将功赎罪,我等必然痛定思痛,不敢儿戏!
现场的气氛无比凝重,褚武雄的内心也是充满了感慨。
看样子,鏖战军是真的接受了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