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49(1 / 2)

王进也笑,却佯怒道:“小油嘴儿,你咒我甚么呢!”

“咒你……罢,罢,罢,回去再与你理论。”

玉山因见孙仁在场,不便与他胡闹,说了一半便忙掩了口,转身行礼要走。事已至此,那王大公子也无奈无法,只好与他紧紧抱了会子,松开手去,由得他了。

不远处,晓风千重,霞光万丈,吹动那冠带衣襟,纷扬开一幅浩荡天地。

作者有话要说:

还剩四回,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到完结的迹象,我的妈……

第37章第卅六回

仙音院悲思托谶语琳琅阁大宴庆成功

话说十一月十六日,玉山随着孙仁入了望仙门,便有小内侍抬过两架轿辇来,请二人坐往北面去。玉山因见那轿辇设着杏黄软靠,不敢受,只道:

“我几时这样金贵,需要人来抬了?孙给事您用了罢,我走着便好。”

孙仁笑他:“这又是甚么话,圣上厌听那车轮响,因而一律换了轿辇,人人都是这般的。你眼下不由他们抬着,且走到晌午呢!”

玉山闻言,知是辞让不过,遂拣着右面坐了。孙仁知他素来计较这些繁文缛节,也不多言,径自安顿好,便让人到仙音院门前。玉山见状,恐磕了琵琶,便把那背后的银红绫罗解将下来,放在膝上,又见一干内侍小跑着脚步如飞,反毛皮靴起落间一丝晃动也无,暗自称奇。

孙仁见那琵琶伎默然不语,便与他交代说:

“今日仙音院祭奠,拣吉时念经送魂,又要焚香祷告,诸多繁杂,不一而足。公子稍后到了院中,歇在近前就好,若陛下准了,自会有人来传。老奴昨日也与圣上言及此事,已获首肯。但昨日是昨日,今日是今日,勿要莽撞了。”

玉山听他嘱咐,一字一句皆不是虚言,遂道:

“多谢孙给事提点,玉山谨记在心。”

孙仁因见他温文尔雅,言辞谦恭,心中自然欢喜,于是向他道:

“好容易进宫一回,虽然此处也看不到许多,但总聊胜于无。公子无须拘礼,随意便好。”

那琵琶伎闻言,道一声见笑,便扭头望向四周,只见好一派繁华巍峨,滚滚无穷。其间朱栏碧瓦,绯花翠柳,一团团,一簇簇,交叠掩映,层见错出,令人目不暇接,喟叹连绵。

少一时,那小内侍转过一道宫门,又行出数百丈。便见五彩宫娥夹道侍立,手提雕花洒金六角灯,发簪掐丝攒心七宝钗,形容秀丽,仪态非凡。身后羽毳屏风,绫罗伞盖,各色仪仗林立,锦绣辉煌。

那孙仁远远见了此景,便要众人落轿,携着玉山绕过一班人马,将他带入角门。门内已有一个穿赭色绵袍的小内侍等候,他看二人近前,忙不迭行礼。孙仁挥手让他住了,因对他道:

“这是先前与你说的,京中魁首玉山,你引他往飞雪台边上那庑房稍坐。若是有人来传,径自去就是了,不要多话。”

言罢,眼见那小太监应承,便又对玉山说:

“公子,老奴在驾前还有事情未了,先失陪了。”

玉山闻言点了点头,抱着琵琶略一躬身,因看那孙仁走远,便随着赭衣太监往庑房去了。那太监也不多话,只在前面默默的引路,待到了门前,请那琵琶伎上首坐了。又转身烹来一碗热茶,恭恭敬敬的奉与玉山之后,便在廊下垂手站着。

那琵琶伎呷了一口盐茶,打眼看四周陈设,暗忖这皇家气派,果然不凡。他又见那门前,一片凋零树木,干枯着枝桠,辨不清种类,遂问:

“请教一句,外面种的是甚么树?”

赭衣太监听他说话,转过身来,颔首答道:

“回公子的话,外面种的是梨树。春天开花时,好似白雪漫天,因而附近那高台也名叫‘飞雪台’。”

玉山闻言点头,因见他说话得体,便又与他多说了几句。那小内侍起先拘谨着,后看那琵琶伎言谈温婉,遂也放下心来,与他说起了宫中掌故,两厢欢喜。

如此,又闲坐了会子。

而那桌上瓷碗里的茶水,凉了又换,换了又凉。门前日影偏移,直到晌午光景,方有人来传玉山觐见。

玉山听人来报,忙不迭起身整了衣襟,又将那贴金螺钿的五弦琵琶抱了,披上大毛衣服,走将出去。那前来传旨的内侍,领着他,穿一道深幽小径,行出五六十步,便见不远处一座高台矗立,四面锦绣翻飞。

引路的内侍道:

“大家传你单独见面,前头便是了,快去罢!”

那琵琶伎闻言,纵然心下狐疑,却不敢不从,袖着手便走上前去。他来到那飞雪台外玉阶之下,放了琵琶,叩首跪拜,口中称道:

“臣玉山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