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和道:“你还在怪我?”
陈伯终于磨完了最后一样香料,正拿炼蜜和匀。香篆多是粉制,陈伯的样子却是在做香丸。
要输了?
“没有。”祁垣看着陈伯和匀香丸的手势,与幼时自己在铺子里学的一模一样,不知怎么,心里反倒镇静了下来,“孤臣最忌左右逢源,你若为了齐府去求太子,先前的作为便成了投机取巧,唯利是图。更何况你并非为了一己私利,如今不过是你有你的取舍,我有我的命数罢了。”
“我知道。”方成和皱眉:“但你是我师弟……”
“你师弟是京城祁府的祁垣。”祁垣看他一眼,“不是扬州齐府的公子……不必如此。”
前面的乐工一曲奏毕,正好一炷香烧完,殿中立刻安静下来。
太子率先起身,內侍也香药局众香匠人紧随其后,众士子跟在后面,挨个去看大家的成品。
最靠前的一位便是杭州穆家的少家主。
这位少家主长得十分清瘦,身前的香席摆放也十分齐整,正中放置一鼎香炉,炉盖镂有数枝寒梅,花瓣刻“管领春风第一枝”的词句。
太子垂眸,忽然笑道:“不错,比什么水剪冰绡裁一枝大气的多。”
这话一讲,旁人不知缘由,后面的几个监生却蓦然一惊,随后涨红脸,讪讪地停下了脚步。
穆家的少家主却只淡淡一笑,将炉盖掀开,香炉中已经填好了香灰,他用小板将香灰压实,随后轻轻放下一片梅花形香模,捏着香匙填好香末,随后取走模具,点燃香篆。
这香便由一角燃起,却是个“几”字。
殿中顷刻充盈起一阵淡淡梅香,清远雅致,祁垣在后面,闻出这正是穆家的返魂梅,不由心中暗赞。
而那香篆却是双钩出来的“几生修得梅花”,燃尽之时正在梅花花心,又有功德圆满之意。
太子抚掌大赞。穆家少家主却仍是清浅一笑,将炉盖盖上,那香烟仍徐徐散出,这人手执香筷,在烟中轻点,随后在空中寥寥几笔,那香烟竟如流水般随其引动,须臾之间,便在空中画得一枝寒梅。
这下所有人都惊叹起来。
穆公子这才起身下拜。
太子含笑把人扶住,仔细看了看,随后道:“看赏。”
一旁內侍领旨,正要宣赏,却见这穆公子神色一肃,再次跪拜下去:“殿下,草民有事要禀!”
祁垣心里咯噔一下,就见太子仍是含笑看了那人一眼,“如此,便让德善带你去登闻鼓处吧。”
随后竟若无其事的走开了。
祁垣:“……”
他懵了一下,随后瞬间明白了——穆家情形与齐府相似,恐怕也是打了主意想要让太子庇佑。然而这几日太子怎会不了解他们的底细?一介商户,想要耍些心机上太子的船,也要看太子稀不稀罕……万一他们触了这人的逆鳞……
“这位老伯。”太子已经悠然踱步到了第二席前,对陈伯道,“香篆何在?”
祁垣心中一凛,正想冲出去把陈伯拦住,就觉胳膊一紧。方成和紧紧扣住他的手腕,轻轻摇了摇头,又以眼神示意旁边。
祁垣微怔,循着他的目光朝旁边一看,便见不远处,有个皮肤雪白,长相略显阴柔的青衣內侍正好奇地打量他。
祁垣茫然地看了那人一眼。
前面,陈伯却已经连声称罪,随后点燃香丸,请太子品香。
一缕青烟袅袅而出,陈伯用净水将双手湿润,轻轻覆盖在烟气之上,那烟竟像被笼住了一般,缩在他的手下不动了。陈伯随后手中变换巧形,在众人的惊诧中,竟如捏泥人一般,将那烟气握出一个青衣老者来。
清雅的香气幽幽不断,烟色渐渐由青转白,陈伯时不时润一下双手,相继握出山河流水,草木虫鱼,每样图案惟妙惟肖,顺着他的手指被腾挪在上下左右各处,始终不聚不散,如画一般飘在空中。
这下便是祁垣也呆住了。那虚空中的老者游山踏水图,赫然是他让方成和画的那幅。
只不过烟气作画寥寥几笔,只能看出大概,若不是他心中有数,定然猜不出其中缘故。
殿中众人大气都不敢出,只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直到最后香烟燃尽,陈伯伏地拜下去。
太子若有所思的看着眼前烟气所聚的图画,问:“此为何意?”
陈伯连连叩头,战战兢兢道:“回殿下,这是高邮耿公成仙图。草民是扬州人士,此次从运河入京,途径高邮时水势突涨,风浪大作,差点小命不保。幸得耿神庇佑,托梦于草民,此画便是草民梦中所见……”
“高邮耿公,”太子来了兴趣,问道,“可是宋时耿遇德?”
陈伯连连叩首,忙道:“正是。”
“文池。”太子突然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