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因为电力即将耗尽,红天鹅被迫从航空母舰编队旁驶离,到远处浮出水面,给蓄电池充电。英国海军271型对海警戒雷达能在4500-6000米的距离上发现在水面状态下行驶的潜艇,所以涅尔德让潜艇与敌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7000米左右,以便安全地进行监视。
可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根据此前西部海区指挥部的通告,“俾斯麦”号现在正在向布雷斯特前进,很快就会到达附近海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所面临的危险也就越来越大了。
涅尔德向洛里昂的潜艇司令部发报,将“皇家方舟”号编队的位置仔细地进行了通报,并且如实地叙述了攻击的难度。他建议“俾斯麦”号能够暂时调整航线,向南行驶,以避开英国人将要发动的空中打击;同时,他还希望海军方面能尽速加派携带足够鱼雷的潜艇前来这里,组成攻击“皇家方舟”号的狼群。
但指挥部并没有回复他任何有用的消息,只是命令-115号继续尾随英国航空母舰编队,一旦敌人的大机群出动,就立刻报告。除此之外,对于只剩下一枚鱼雷的-115,邓尼茨也没有强硬地命令她单独发动攻击,只是告诉涅尔德,可以相机行事。
涅尔德并不知道,这个时候,“俾斯麦”号的燃油已经告急。为了能坚持到布雷斯特,林德曼舰长甚至无法将航速提高到20节以上,也就更没有可能转向南方,为了躲避英国人的航空母舰而增加航程了。因此,即便“皇家方舟”号正在埋伏的消息已经从芙莉嘉和涅尔德两方面得到了证实,“俾斯麦”号也无力再采取任何大范围的规避行动了。
而潜艇部队也有着自己的难处。虽然邓尼茨已经从比斯开湾和布列塔尼半岛的各基地中紧急抽调了9艘潜艇,火速驰援“俾斯麦”号,但所谓的“火速”,也不过就是17节左右的航速;而到了早上,她们为了躲避英国人的反潜飞机,又必须潜入水下,航速只剩几节。这些援军要想与“俾斯麦”号汇合,至少要等到27日的下午——在这以前,英国人的空中打击就会开始了。
另外,赶来支援的还有芙莉嘉的伯伦希尔德——或许是援军中最强的力量,也将是最早赶到的。但这艘船自己也受了损伤,无法提高到31、32节的最高速度。虽然芙莉嘉·冯·哈瑟尔少将全力以赴,但她仍然要到26日晚上22时左右,才能感到最近的汇合点。
时间太紧迫了,涅尔德几乎一直在出汗。他开始担心萝芬,开始担心吕特晏斯将军……
德国海军中的每个人都知道,“皇家方舟”号是现在英国人手中最强大的一艘航空母舰,她的载机量很大,飞行员作战经验丰富,在攻击没有空中掩护的敌人战舰时具有相当的优势。“俾斯麦”号的防空火力有限,又缺乏协同射击所需要的火控系统,如果遭到英机围攻,结果不容乐观;而托维的水面战舰正紧紧地追踪着“俾斯麦”号,企图凭借火力上的优势摧毁她。所以,保持现有速度,直至进入德国空军的掩护范围,对于受伤的战列舰而言是最重要的。
涅尔德觉得自己的机会确实不多了。于是,在凌晨3点时,他决定趁着黎明前的最后一点黑暗第三次发动进攻。
由于亚历山大·贝尔命令舰队采用“Z”形路线,因此航空母舰编队在向东南方运动一段距离后,会折向东北,然后再转往东南。这样的行动能够阻碍潜艇在发射鱼雷时所进行的瞄准,但也给涅尔德制造了一个赶上对手的好机会——在掌握了敌人行动规律的同时,他可以事先行驶到敌人的下一条航线上,在安静地等待后,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然而,他的运气依旧很糟糕。他在转移时靠得太近,没有驶出两海里就被英国人的雷达发现。负责左后方安全的斯科特级驱逐舰“道格拉斯”号随即将红天鹅的位置通告了旗舰“阿蕾苏萨”,亚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