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这个叔叔说话的方式和其他的习惯也不怎么自然……
……
首先,这个男人不仅毫无顾忌地打听了她的年龄,还总只用“妳”来称呼她。而这样的用词方式在德国是很少的——他们从来只在熟人之间使用“你”,而在生人间的交谈中,只使用“您”。尤其是在和不熟悉的女性说话时,无论对方的年龄长幼,男人们都必须使用敬称。
在凯瑟琳的印象中,除了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以外,在德国鲜有外人用“妳”来称呼她。
她6岁那一年,芙莉嘉在芬撒里尔城堡举行招待海军军官的新年舞会,当时还只是海军中校的邓尼茨不幸被小云雀缠住,身穿礼服,陪她在城堡的私人儿童乐园中玩了2个小时的沙子……尽管自己面对的只是一个黄毛小丫头,但狼王依旧保持着恭敬的态度,始终以“您”来称呼在沙坑中玩闹的伯爵千金,并不因为对方是个小孩子,就轻易地降低传统礼仪规范对自己的要求。
而凯瑟琳之所以现在才理清头绪,察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这里的生活,已经快要让她习惯“妳”这个一般的称呼了。虽然在与人交谈时也使用“您”这样的称呼,但按照斯拉夫人——主要是苏联的习惯,这个词是不会用在孩子身上的。对于16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通常只称“你”,而不管孩子的性别。所以,在布列斯特期间,凯瑟琳从没有被人用“您”称呼过。
这样的差别十分细微,很难被注意到,但却是决定性的。
因为……莱尼肯多夫先生,不是德国……参观团的成员吗?
而且,从刚才莱尼肯多夫先生遇见烟囱清扫工的态度来看,他在凯瑟琳眼里就显得更奇怪了。以前在德国时,罗森塔尔附近街上的小孩子们,只要一看到有扫烟囱的大叔骑着自行车从路口悠闲地向街道驶来,她们就会欢呼着跑过去,成群结队地追着他,直到自己能在这位大叔的身上蹭上几下,孩子们才心满意足地散去。某次,凯瑟琳还故意拦住前来为公馆打扫烟囱的小学徒比绍尔,让一群女孩每人都在他满是炉灰的小脸上摸了一下,居然把腼腆的男孩给弄哭了……
不仅是孩子们,就连周围的大人们也对扫烟囱的师傅充满好感,十分乐意在擦肩而过时被对方碰上。原因很简单——在德国,致力于减少房屋火灾的烟囱清扫工是吉祥的象征。人们都相信,如果在出门时遇上了这样的人,那今天一整天,他们都会交上好运。要是有哪个德国人对烟囱清扫工保持着厌恶的态度,那这个人不是从小就生活在国外的侨民,就是刚入籍的……外国人……
又或者……他根本就不是德国人……而是……
经过如此的分析,凯瑟琳决定测试对方一下。“莱尼肯多夫先生,”伯爵千金忽然说,“您觉得我的眼睛漂亮吗?”
因为完全没有想过少女会进行与谈话主题如此不相干的提问,男人不禁犹豫了一下,但为了博得凯瑟琳的好感与信任,他还是微笑着点了点头。“漂亮,很漂亮。”
“哦,谢谢。”小云雀装作天真地再次问道,“那么,您觉得它们像两面小镜子吗?”
莱尼肯多夫先生没有防备,也没有细想什么,“像,当然像。妳的眼睛就和镜子一样会发光,特别美丽,就像是灵魂的窗户……”
行了,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无论这位莱尼肯多夫先生是什么东西,他都不可能是德国人。
因为在凯瑟琳所熟知的德国民间传说中,镜子可不是什么好的比喻。人们把它看作是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隐蔽的场所,妖怪们正是利用镜子的反光来扰乱人间的黑夜、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