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在附近的“贝尔法斯特”号自然成为了他们幸免于难的首要保障。
芙莉嘉留下“斐济”号,正是希望剩余的那艘英国轻巡洋舰会顾忌友军的生死,拒绝独自逃走,从而为伯伦希尔德歼灭她提供提供足够的时间。
而此时在英国方面,“贝尔法斯特”号的舰长也确实有这这样的打算。如果因为他的撤退而导致“斐济”号在缺乏救援的情况下沉没,那么,在这场战斗结束后,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会被推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即使他能够以任务为理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开脱,但有如此的劣迹在身,他的仕途可以说是完全已经不存在希望了——在皇家海军的英国绅士们看来,不救援落水的敌人是可行的,在一些情况下放弃盟友——例如法国,也是合理的,但丢下英国人自己逃走却是万万不能的——这是底线。况且现在“斐济”号只是丧失了动力,并没有立即沉没,将她弃置不顾显然将受到英军保守派的攻击。而且以第一海务大臣庞德爵士为首的保守派势力在海目前的军中是最为强大的,与之不和的坎宁安、萨默维尔等名将均被外放,赶出了皇家海军的指挥核心;屈膝迎奉的托维上将也是整日胆战心惊,惟恐因为得罪老爷们而失去现在的地位……就连这些将军们都不能自保,区区一介巡洋舰舰长又怎么有能力承受这样的重压呢?
综上所述,“贝尔法斯特”号只能自认倒霉了。
但希望虽然渺茫,却也不是完全不存在。尽管火炮无法克敌,“贝尔法斯特”号的舰长还是计划再尝试一次,用鱼雷击破伯伦希尔德的装甲防护,迫使受伤的德国战舰撤退,然后他才能有机会救援“斐济”号上的友军。如果幸运,他甚至还可以以万吨级轻巡洋舰之力击沉40000吨的战列巡洋舰,创造海军史上的奇迹……
因而,在发现伯伦希尔德开始转向,并将面积较大的舷侧朝向自己时,“贝尔法斯特”号的舰长觉得自己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左舵70°,航向220。右舷鱼雷发射管准备三雷齐射!”
根据这个命令,英国轻巡洋舰开始转向,同时不断用152毫米主炮对伯伦希尔德射击,试图获得与她斜向交叉的航线,并且在5000—6000米的距离上发射鱼雷。
可是这样一来,相对地,“贝尔法斯特”号也将自己的舷侧位置暴露在了伯伦希尔德的面前……
正中下怀,芙莉嘉立即发出了射击的命令。“目标前方敌舰,半齐射!”
“是!”巴斯赫尔中校应声道。随即,三座主炮炮塔中各有一门火炮进行了发射,三颗20毫米炮弹瞬间冲出了炮管,向7000米以外的“贝尔法斯特”号飞去。天气恶化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变,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准确度,芙莉嘉采取了这样一种校射方式,既不让己方的观测视线过多地受到水柱和烟雾的干扰,又能有效地判断敌舰的实际位置。
“准备开始进行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