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一发现伯伦希尔德,就会不顾一切地前来追赶,从而忘掉他们原先的所有安排。”
如此自信地充当着诱饵的角色,这个世界上除了芙莉嘉·冯·哈瑟尔以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而且,要想吃掉这块诱饵,任何人都必须做好失去大多数牙齿的结局……
在和参谋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商议之后,吕特晏斯将军决定采纳芙莉嘉的方案,改变进入大西洋的航线。1月27日下午14时22分,吕特晏斯舰队在挪威特隆赫姆港以西约0海里处分作两队。“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这两艘姐妹舰继续往北放航行,方向定为丹麦海峡。尽管那里可能有1-2艘英国巡洋舰正在巡逻,但只要没有战列舰的参与,她们根本不能奈何吕特晏斯和他的战舰。
伯伦希尔德则在芙莉嘉的指挥下改变航向,朝法罗群岛以北的海域驶去,然后再转向西南,实施诱敌作战。
分别之前,吕特晏斯将军和芙莉嘉约定:首先,如果敌人没有对伯伦希尔德进行追击,或者直接埋伏在丹麦海峡攻击“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则伯伦希尔德不允许返身救援,而应该单独挺进大洋,执行破袭敌方运输线的任务。“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会自行与敌人交战,或摆脱敌人前往大西洋,或返回挪威海港。
其次,一旦敌人上钩,则芙莉嘉必须尽可能地将对方诱往南线,解除英国战列舰对北方各水道的威胁,以确保吕特晏斯舰队的安全通过。然后以最大的速度与敌人脱离接触,甩掉他们。决不允许因为恋战而与之过度交火。至于那些滞留的敌人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会负责解决。
最终,当三艘战舰都摆脱了敌人的阻截之后,吕特晏斯部队将对由哈里法克斯开往英国的H或SC系列船队发动攻击。而芙莉嘉的伯伦希尔德则选中大西洋中部作为自己的猎场,一切从美国、南非、印度和地中海开往英国的船只都将是女骑士的目标。吕特晏斯还再三叮嘱芙莉嘉,不得攻击那些有战列舰护航的船队。同样地,由于下士目前还不愿和美国彻底闹翻,所有德国战舰和潜艇都不能主动攻击美国运输船,但在遭受美军进攻的前提下,准许进行反击——芙莉嘉也接到了这样的命令。
“只有当邓尼茨将军的部队如他所说的那样准备就绪,妳的伯伦希尔德才被允许再一次出现在敌人重型战舰的视野内!”吕特晏斯将军最后警告道。
17时15分,伯伦希尔德到达到达水道东侧,距冰岛东南端约147海里、法罗群岛西北方1海里。芙莉嘉下令调转船头,航向225,航速25节,开始进入这条已然埋伏着大量敌军的危险之路。
因为天气过于恶劣,罗斯希奥夫的雷达上几乎一片雪花;视觉能见度也低得惊人,了望哨士兵的视线被层层风雪阻隔在了5海里之内。只有巴斯赫尔中校的前桅火炮控制室内的情况较好,通过高倍望远镜能够将自己的目光投向-9海里之外的地方。此时,除了风雪、涌浪之外,他们什么都看不见。为了给手下解闷,游吟诗人拿出自己的小竖琴,打算弹唱一首。
但是,战斗的钟声很快便打断了他们的自娱自乐。
17时20分,舰艏声纳室紧急报告,“高速螺旋桨,数量2,航向15,航速27节,距离本舰17000米!”
这是托维上将派往法罗群岛西北方向上的两艘轻巡洋舰“贝尔法斯特”号和“斐济”号。她们由南向北行驶,正巧落在了伯伦希尔德的航线前方。
“好吧,就让我们用骑士的方式,向英国人宣告我们的到来吧!”芙莉嘉大声宣布着,下达了她的命令。“航向135,全舰最大战斗速度!”
“关闭所有水密隔舱,损管分队、医疗分队待命!”
“全舰准备抵御敌舰鱼雷攻击!”
“主炮装填穿甲弹,齐射准备!”
30秒后,一切就绪,随着炮塔转动时那沉闷的机械声,9门20毫米主炮指向了敌人所在的方位。
17时25分,两艘英国巡洋舰的舰影逐渐开始出现在了伯伦希尔德的右舷。“斐济”号在前,“贝尔法斯特”号居后。前者刚建成大约个月,尚未安装雷达设备;后者则拥有一部271型对海警戒雷达,只不过,在这样严酷的气候环境下,它所能探测到的范围实在是太狭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