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256(2 / 2)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样开心的气氛满意的。

“真吵!让我都没办法休息了!”纳扎鲁巴耶夫小声咒骂道,“这些犹太人就没别的话可说了吗?”

要是我的老婆敢这样对我说话,我早就赏她两个耳光,让她滚回娘家去了!

他在心中叫嚣着,目光在霍普一家人身上来回扫了几下,然后便让勤务兵拿出肉肠、罐头、伏特加酒和面包,和几个手下的苏联军官一起大嚼了起来。

凯瑟琳的金色小卷发,在阳光的映照下,此时显得格外美丽、耀眼。可纳扎鲁巴耶夫投给这个小女孩的目光中,却只有阴沉的怒气……

让村民们全体出动,为驻防在这一带的苏联军队挖交通壕、修工事以及疏通排水道,这些都是纳扎鲁巴耶夫的主意。至于目的,无非又是展示他的功劳。同时,他还可以向上司汇报,说他已经成功地控制了这里的所有人,让全部的村民消除了敌视共产主义和苏联国家的想法,自愿地为苏联军队服务。

自从一月份那次让他大丢脸面的“老鼠事件”起,纳扎鲁巴耶夫加强了对撒拉弗村的监视和管束。开春之后,他立即公布了将全村的土地没收,改为苏联式集体农场的计划;尽管村民们怨声载道,他也不打算有一丁点心慈手软的念头。

撒拉弗村只有一百多户人家,人口也不超过600。不过,因为这里靠近布格河,水利资源丰富,居民们又相当勤劳,所以,靠着几代人对周围荒地的开垦,也逐渐使村子拥有了2300公顷左右的土地。这里的土地肥沃,不光种着麦子,还有不少油菜和甜菜,马铃薯也很多。每到收获的季节,布列斯特的制糖工厂都会到这里来收购大家种的甜菜,而油菜则卖给城里的油料公司。这些经济作物的收入,让村里的生活好了不少。在战争爆发之前,村里人还凑钱买了两台捷克产的拖拉机,轮流耕种大家的田地。如果不是苏联人来了之后把机器和柴油都没收了,今年的春耕恐怕还要顺利一些。

纳扎鲁巴耶夫认为,虽然这是个小村子,没有西伯利亚农场那样上万公顷的土地,但基础不错,生产资料都很完备;居民尽管存在着逆反情绪,时不时地还要用各种方式和他作对,可却要比邻村的那些懒鬼们强多了。所以,当各家各户的财产清查完毕之后,纳扎鲁巴耶夫愈发地感到,自己选择这个村子作为“土地改革”的试点,是一个再正确不过的决定了。

没收土地的闹剧从3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除了土地之外,每户人家还要上缴一部分的个人财产,作为集体农庄的资金。纳扎鲁巴耶夫本想凭着他能够指鹿为马的口才和那些足以让正常人变成精神病的政治理论来消除村民们的不满——换句话说就是骗。但是,他所没有料到的是,村民们比他想象的要难对付得多,藏起粮食或者工具这样的事,已经屡见不鲜了。

更让他吃惊的是,当他召集村民,企图向他们灌输自己的那一套骗人的理由时,第一个从人群里跑出来反对他的,居然是一个14、5岁的小女孩!

这个借住在药剂师霍普家的金发小姑娘,在他这个苏联政治军官面前毫不畏惧,而且只说了一句话,就让他一时语塞。

“随便抢走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小女孩瞪着他,漂亮的脸蛋上充满了愤怒。

怎么看,怎么听,这都是一句很普通的话,是一个从出生起,父母就不断告诫大家的道理。甚至于,它简单得连小孩子也能明白。可在它的面前,不管什么理论和说法,都相形见拙了。土地和财产都是村民们的东西,是他们自我奋斗的成果,可现在,这些都要被人无偿地夺走了。这样的行为,与抢劫还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这个小家伙很快被她的姐姐拉了回去,而那个带眼镜的女人还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