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249(1 / 2)

为了挽回败局,邱吉尔在17日下午飞抵巴黎,在大英帝国副总参谋长约翰·格里尔·迪尔将军的陪同下,于5时35分在法国外交部会见了法国总理雷诺和甘末林等人,鼓励他们不要放弃抵抗,并作出了援助法国10个战斗机中队的决定,以便“给法国陆军一个恢复士气和集结力量的最后机会”。同时,邱吉尔还致函尚未正式向英、法宣战的意大利独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警告他不要进行军事冒险。

但是,德国军队的迅速推进和他们所取得的重大胜利,让邱吉尔爵士所做的这两项努力全都化为了乌有。法国军队继续上演着大溃退的糟糕表演;而意大利也拒绝了英国人的要求,下定决心要从德国人取得的战果中分一杯羹。

在如此不堪的形势下,只有一位上校指挥的法军第4装甲师对敌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击,迫使古德里安的战车部队放慢了进攻的速度,为撤退的友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位上校的名字叫做夏尔·戴高乐,这一年,他49岁。

当时,法国的4个主力装甲师中有3个已经被敌人分割歼灭,所以,戴高乐上校的第4装甲师实际上已成为了硕果仅存的一支机械化部队。第4装甲师在战争开始前刚组建不久,从人员到装备,都是全新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以前根本不存在”。最糟糕的是,其他法军的士气普遍低靡,已经被德国人的攻击吓破了胆。法国的败兵沿着公路两侧逃跑,德国的战车和装甲车行进得很快,用不了什么工夫就能追上他们。可是德国人还急着往前边去,来不及俘虏他们。于是,德国兵就只让法国人放下武器,然后走开些,不要挡着他们的路。由于这样的情况,第4装甲师已经得不到任何方向上的增援。

但是,不放弃希望是戴高乐上校的天性,而且,法国军队所遭受的这些羞辱,让长久以来沉浸在拿破仑帝国传统军事荣耀中的他异常愤怒。“我感到心中升起无穷的怒火,”他写道,“只要我活着,就要在任何需要我的地方战斗,直到打败敌人,一雪国耻!”

而戴高乐上校后来也是这么做的。5月17日的进攻中,他所率领的3个装甲营在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前英勇奋战,力图夺回被德军占领的蒙科内尔镇,然后顺势端掉古德里安将军设在这里的指挥部。但是,武器、燃料和人员的缺乏最后还是使他功亏一篑。德国人的飞机统治着法国的天空,成群结队的斯图卡轰炸机对戴高乐上校的部队狂轰滥炸,使他被迫撤退,没有完成消灭古德里安指挥部的计划。

一个月后,已经成为少将的夏尔·戴高乐,将作为自由法国的领袖,出现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

常珊,2007-09-0823:01:31

5月1日,法军将领亨利·奥诺雷·吉罗及其率领的法国第9集团军残部在康布雷附近被德国军队俘虏,而他在4天前才接替了他的前任,掌管已经被德国打得四分五裂的第9集团军。当他被带进德国装甲部队指挥官克莱斯特将军的指挥部时,收音机中还在广播法国政府给他的任命书……

5月19日,法国驻叙利亚东方集团军前司令官马克西姆·魏刚将军被政府招回,代替已经丧失斗志的甘末林,担任盟军总司令。

5月20日,德军完成了对索姆河以北盟国军队的包围,切断了他们同法国内地的全部联系。次日,英军于法国阿腊斯地区发动的反突击被古德里安将军击败,英法盟军向西撤退。之后,魏刚将军试图为被困盟军解围的计划,也因为英、法军队的配合不力而遭到了挫败。现在,盟军除了继续逃跑以外,已经没有其它的选择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