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69(1 / 2)

@焱之姑娘的故事里他们又回到了剑桥,谢谢你喜欢这个小故事,那么我还一个小片段给你^^

《别日何易》时间线。还是那句老话:一切的OOC和错误都在我。楼诚不是我的。

直接在LFT上码的,很短很短,一个片段而已。大家看得开心~

明楼和明诚的再访英国之旅,来得很意外。

明楼在鲁汶的导师战中曾在英国避难,当时是LSE给了他一份教职。老先生一直感念这份隔着北海的善意,于是在明楼博士的第二年,把他踢去英国半年,曰:好好跟英国人修炼国际法。再好好修炼一下如何在恶劣的条件下体面生活。

前一句明楼是听懂了:在鲁汶的法学院,教会法和罗马法方是建校以来的大宗,国际法只能算是一个小支,拜国际法的山头,还是要去伦敦。

后一句他起先以为是老人家的玩笑,毕竟英国和大陆互相嘲讽了几百年,其精要绝对可以写几本厚厚的教科书供后人学习,但等他重返英伦,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他已经认不得这个城市了。放眼所见,是无数的废墟和瓦砾,脸色苍白、形容消瘦的人们行走其中,仿佛一个个的活生生的幽灵。

明楼不曾亲眼见到战中的伦敦,但他去过重庆,听过防空警报那令人神经紧绷的尖锐高鸣,看过肢体分崩离析的尸体,所以他很清楚这个城市遭遇过什么。

一切都是配给制。能源、取暖尤其是食物都很稀缺,明楼见到的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幼,都非常瘦——英国人本身就瘦,也不怎么笑,在这样恶劣艰苦的环境下,更瘦,笑容更少,惟有眼睛里的光亮是不灭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