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38(1 / 2)

36年明诚大学毕业,成绩优秀,法语德语精通,又有明楼的推荐,顺理成章地进驻法使馆做法文秘书。

明诚素来敬重顾维钧,自然不可能会去传什么不利于他的话。顾维钧也颇器重这位年幼的同乡,38年在与法国交涉中国军火从越南过境的会议上,特意将明诚从大使馆调来,做会议的书记员。

那一次,明诚带回来了法国军火厂给国民政府的正式报价单。他没用一纸一笔,每个数字都记了下来。

这报价单上的价格,明楼一直用到今天。

第二十五章巴黎1939/Paris1939(终)

1939年的除夕正赶上周六,进出巴黎的人都多,明诚怕被堵在路上让客人们等,特意挑了德比尔哈克姆桥过河。经过艾菲尔铁塔的时候,他瞥见明楼正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便问他:“在看什么?”

“不看什么。”明楼收回目光,“在想前年我们一起去看世博会时的事。”

明诚一愣,这才意识到,他们正经过37年世博会的场地。

明楼结束剑桥的访学回到巴黎时,世博会已经到了尾声。但因为和明诚的通信中一直听他提起这一届的世博会,一下火车就直接和来接他的明诚去了场地。不同于现在已经恢复成草坪和空地的广场,当年的艾菲铁塔下,德国馆与苏联馆遥相对峙:一边是巨大的钢铁雕塑,一对青年男女高举象征工农的镰刀与锤头,仿佛手中举着巨大的火炬。另一边则是同样巨大的鹰鹫,展翅欲飞。展馆的线条都是那么刚硬,笔直,饱含着无穷无尽的权威与纪律,更是这两个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强国的最好证明。

钢铁可以做汽车、轮船、农具、建材,也能铸出刀枪剑戟,坦克飞机和子弹。

明楼那天根本没走进去这两座展馆中的任意一座。他先是去了中国馆,战争中积贫积弱的祖国无力参展,是顾维钧大使带领使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动员在法华侨,群策群力地共同完成了布展。

接着,他们去了西班牙馆。

他们的朋友在36年开始的那场战争中死去了。没有尸骨。明楼听说毕加索为战争中死去的同胞画了一幅画,便想去看一看,也借此哀悼他逝去的朋友。那天他和明诚一起站在了《格尔尼卡》的面前,与画幅长久地对视,直到闭馆才双双离开。

也就是在同一天,《格尔尼卡》的注视下,明诚看着明楼的眼睛,对他说,大哥,我从不为自己是共产主义者羞耻,以她之名行集权之恶者才值得羞耻。世上没有救世主,我要什么样的世界,那我就去建设她。

这句话来得毫无征兆,但明楼听懂了:涅瓦河畔没找到的答案,在两年后被找到了。

他为明诚见到新的世界而高兴,亦为他自豪。但当时的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就是同一年的12月,更令人伤心欲绝的事情发生在了南京。

明诚也许知道了明楼想起了什么,他先是深吸了口气,说:“多快啊。又一年要过去了。”

明楼点点头:“明年该是什么年份了?出来太久了,都过糊涂了。”

“我查了。是己卯年。”明诚轻轻一笑,“过了今天,你就是而立之年了。”

明楼似乎是第一次才想到这点似的,怔了一怔:“哦,这么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