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姐姐的,就是喜欢看弟弟这样自信的神情,仿佛天下都是他的,未来也全是他的。可她又牢记长姊的职责,适当泼泼冷水:“好好好。我们明家三个男孩子,都去念一个学校了。要我说,圣约翰的少年班也蛮好,将来还能留美。”
明楼挽住她的胳膊,亲昵地说:“我的好姐姐,你就让阿诚自己拿主意吧。”
明镜的预想一点也没错。阿诚听说兄姐们想要他去考学,静了一静,点头说,好。
明镜看了看一旁的明楼,继续和颜悦色地问:“袁先生说你可以跟着同龄的孩子上中学了,阿诚你想考哪所?姐姐想办法给你报名去。”
“徐汇。”
虽然这是预想中的回答,但明镜还是想争取一下自己的初衷:“圣约翰想过没有?那也是好学堂。”
明诚转过头去看了一眼明楼,没吭声。
见状明楼走上前,揽住阿诚的肩膀:“那就念徐汇。”
阿诚听到这里,扭头看明楼,轻声问:“考不上怎么办?”
“你一定考上。”明楼鼓励他,见姐姐还在,又把“明台都能考上”默默咽下去。
阿诚去徐汇考试那天明镜和明楼一起陪他前往。像他这样一天正规学校也没念过的孩子,按理说徐汇是不收的,但明家以往对学校多有襄助,再加上校长听说阿诚格外聪明,生了爱才之心,破例给了个面试,并允诺说只要合格,就能来办就读手续。
校长是知道明家的男孩子的,无不高挑健康,笑容里全无一点人世间的忧愁和烦恼,于是见到阿诚的第一面,他不免有些吃惊:这么瘦小,简直说得上羸弱,比同龄的孩子足足小上一圈,也不笑,静静站在明镜和明楼中间,神情有些冷淡。眼睛里有十三岁孩子没有的成熟和隐忍。
但他很知礼,规规矩矩地鞠躬,问好,用的是法语。有一点口音,但发音标准,吐字亦清晰有力。
校长先用法语考他,又换英语,后来发现,他还懂一点意语。外文考完之后让他写字,默写《正气歌》,见他的字有褚遂良的影子,校长不由问:“平时都临什么帖啊?”
阿诚老实作答,手上不停:“临小王最多。小楷常临玉版十三行。”
“我看你倒是像褚遂良多些。”
阿诚又答:“嗯,教我字的先生说,褚河南虽是个文人,但临皇权不佞,人有傲骨,风采落落;字甜而不媚,亦有傲骨。学完小王再学褚河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校长听到这里笑了:“你这先生说得很有道理。”
阿诚飞快地瞥了一眼身侧的明楼,看见他嘴角的笑,也跟着一勾嘴角,又很快地隐去了。
校长接着考了他理科。阿诚把数学和地理都做完了,物理勉强做了些,生物和化学几乎交了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