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6(1 / 2)

肖一楠坐在沙发上,端详着手里的纸盒。明明每个字都认识,凑在一起却让人一头雾水的小小白色颗粒如今成了医他的药,这种抓不住的无力感让他周身寒冷。

肖一楠开始怀念起B市每年冬天暖气片里流淌的涓涓细流。那种可以把人里里外外包裹住的暖是空调呼呼吹出的干燥热风无法比拟的。

毕业后,创业前的那几年,工作远没有现在这么忙碌。寒冬腊月的周末,秦江和肖一楠就窝在火旺毡暖的家里,俩人有的是大把的时间拿来浪费。肖一楠觉得,也许可以这么过一生。工作的收入足够他们过上不错的生活,芸芸众生,这已经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现世安稳了。

秦江却不这么想,在一次集团的例会中,他对酒店项目的开发理念被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新老板好一顿折辱。秦江第一次如此清晰深刻地体会到集团内僵化的阶层意识和国际品牌对国内市场深深的误解、傲慢和不愿妥协。那次短兵相接,充满□□味的会议让秦江终结了给大集团打工的职业规划,他想要创业的念头一天一天无法抑制的滋长起来。

在这过程中,他开始有意识地累积各地开发商和城投公司的人脉,利用一切渠道搞到政府对旅游开发,政策扶持的一手消息。

在一次和GSO的定期聚会中,秦江得知了云南省某地的项目正在接触各一些集团想要做酒店开发,他粗略估算后非常看好。一方面通过层层关系试图联系到业主方的项目负责人,一方面让肖一楠开始深入研究当地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和建筑风格。

随着秦江信息网的一步步收紧,整个项目的脉络越来越清晰。这个酒店项目区块不大,几个市场占有率高的大集团动辄看不上;而专门做小而奢的一些国外品牌也去看过现场,但报价中的设计费和管理费用非常之高昂,远远超过业主方的投资预算。

在秦江看来,酒店项目的位置非常得天独厚,地下有温泉,向南则可以看到当地知名的梅玺雪山,再加上本地的机场已经在规划中,未来绝对在国内的旅游热门城市有一席之地。秦江蠢蠢欲动,这是他的机会,他从中已经闻到了那种可以刺激他孤注一掷的气味。

秦江利用自己大集团的工作背景和经验成功说服项目方给了他去实地考察和与业主见面的机会,日期一确定,秦江就和肖一楠双双飞去了云南。

到达目的地后,肖一楠几乎是瞬间感受到了秦江为什么对这个项目如此执着。

那时正值春天,抬眼望去就能看到那座当地人心中的神山在云层里乍隐乍现。触目所及,蓝天白云繁花草甸各种颜色交融在一起不管不顾地流淌着,偶尔会见到几头甩着尾巴慢慢踱步吃草的牦牛,还有身穿本地服饰的灵动少女。她们转过头不加掩饰地打量这两个格格不入的外乡人,脸上闪现着日照强烈地区才会有的独特红晕,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种城市生活里难以窥见的天然之美。

这片尚未被游客染指的处女地简直是做酒店的天选之址。

与业主的会议如约举行。跟连锁品牌动辄4-5%的管理费和将近200万美金的设计费相比,秦江方面给出的初步报价非常有竞争力。

在设计方面,肖一楠提出建设全部视野面向雪山的独栋别墅而非业主属意的可以容纳更多客房的联排建筑,别墅中配有私家院落,引入温泉。

二人表现得专业、务实且诚意十足,这一切都让业主方在对他们初步接触后觉得很满意。

最后,双方达成共识,一个月半的时间里秦江方面需要提交一份酒店管理框架协议、市场计划书和建筑设计概念图。

现在回想起来,肖一楠都不知道那段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只能说他们接到了命运的暗示,并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给他们未来事业的发展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这个项目居然就被他们他俩这么磕下来了。

公司成立,初期组建团队的成本在大概面临150万左右的资金缺口,秦江不想拉外人入股,他受够了工作中处处受人掣肘的痛苦。业主方的预付款则最快在三个月后才到位,尽管秦江对这个项目信心十足,但到处筹措资金的过程着实让他备受煎熬。

肖一楠隐约记得当时的对话好像是:

“我把钱转到你账户里了,你看一下,够不够把缺口儿补上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