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高丽使臣直接面对的是礼部侍郎宋藻,没能占了半分便宜去,弄得遣宋的使臣一年换一个。
卫希颜想起高丽使臣的悲摧,嘴角也泛起笑意。高丽人不只没能在南廷讨得便宜,在北廷同样吃了暗亏,雷动和雷雨荼任谁都不是高丽人算计得了。
这些高丽人野心不灭,贪心不死,迟早要……
卫希颜心底冷笑一声,按下心思不提,接过先前的话道:“倭国和高丽不同,从唐亡后就闭海锁国,不再遣使中原,所以对大宋的了解远远不如高丽人深入。换句话说,大宋的强大和弱小尽被高丽人看在眼底,他们景仰大宋的文明,但并不惧怕大宋,但倭国人不同,他们只见识到我们领先于他们的可怕实力,于是犯了他们容易犯的毛病——低估弱者、高估强者,在倭人心中,我朝就是无一不美,无一不强。”
富直柔和张致远不由捋须沉思,所以,倭国人才这么顺服?
卫希颜见二人已有所动,便又说回硫磺,“只签禁贸的条款还不够,要让倭国人派兵驻守各地硫磺矿,防备贼盗和不法商人,更要防备北廷贿赂公卿,收买矿上官员。雷雨荼奸狡如狐,恁多手段,想要完全防住北廷很难,所以不妨在条款中约定严厉的违约赔付,一则警慑倭人;二则,真有个万一,被北廷偷运了硫磺,我朝也有赔付做抵。”
她扬了扬眉,道:“你们放开胆子和倭人谈,态度坚决一些,语气强硬一些。使团越是强硬,就越能得到倭国公卿的尊重。”
富直柔、张致远便想起那些公卿提起“上国国师”时敬畏景仰的神情,卫国师越是威严冷峻,他们越发小意殷勤,听说倭国上皇连“女色”都赐来了,真是荒谬荒唐,却也足见自倭朝上下对卫国师是百般心思的讨好——当真是越强硬,越得尊重。
二人心中也雪亮,强硬的背后是实力。而使团背后有水师舰队,有整个大宋。
想到这里,两人肃然应诺。
“商人谈生意时,往往‘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两国之间的谈判和商人谈生意差不多,都是谈利益,你们在底线之上尽管往高里喊,若谈的结果超出底线,就是更赚了。”
两人哈哈笑了声,“国师说的是,反正咱们大宋不吃亏。”
跟着说起在绫绮殿会商的另外两项条款。一个上午的会商,厚厚一沓条约草案只谈了三项,进度不可谓不慢。使团在宫中用了午膳,下午是书道交流、谈论经学,向晚则是公卿宴会。今日是赴式部卿(相当于吏部尚书)的家宴,雅乐佳肴美酒,宾主尽欢。这谈判谈得真是悠闲雅致又享受。
而卫希颜最初交待使臣的话就是“不着急,慢慢谈”,至于使团官员的日日欢宴,她并不担心会耽于享乐而误正事,皆因她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