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了三十个面首送给她。
于是乎,“面首”这称谓也由此而来——“面,貌之美;首,发之美”,面首,即谓美男子,其后就引申为女人的男妾和男宠了。
卫希颜再次笑道:“这山阴公主是强人啊!”
何栖云白她一眼,挑眉道:“后来的命运可不好。”
后来,刘彧(yù)夺帝位,废刘子业,下诏说,会稽大长公主刘楚玉纵.欲.淫.乱,私藏男宠,毫无人伦之道可言,赐她和废帝自尽——山阴公主亡时尚未满二十岁,因宋明帝此诏而成为史上有名的放荡公主,为世人所鄙。
卫希颜撇眉道:“所谓的淫.乱.放.荡那是强权者说的。怎不见,唐高宗娶他父亲的才人叫淫.乱?唐玄宗抢儿媳妇为妃,怎不叫淫.乱?偏是武则天养了几个男宠就被儒生斥为后宫淫.乱——这就是话语权,笔杆子掌在谁手中,是黑是白便由得人写。”
何栖云静眉轻蹙,叹道:“正如你说的,笔和嘴都没长在女子身上,……日后,这些官家小娘子被人口笔藏否,又岂由得她们分说?”
就算你说的那些有依有据,于时下女子又有何益?徒乱人心。
“别急,这才说到南北朝呢。”卫希颜看她一眼笑道,仍不正面回她,唯顾接着往下分说。
“至隋唐时代,舆论和律法对女子都较宽容,尤其唐朝更为开放,这或许和李唐皇室有北方胡族的血统有关,因之影响而不太注重所谓的女子贞节,皇室公主二嫁的有二三十人,有的甚至三嫁。
“皇室如此,民间更成风气。房玄龄、韩愈的夫人或女儿都曾改嫁。‘女无再嫁之文’这一说已被人忽视,就算是主张礼仪道德的儒生亦不以改嫁为非。前些日子正好读了《唐书》……
“翻到有一章,记载说:楚王死,王妃服丧完请嫁,楚王诸兄长没有不同意的,道‘妃年尚少,又无所生,改醮异门,礼仪常范。’”
她看了眼何栖云,又重复“改醮异门,礼仪常范”八字,“瞧,栖云,因男女风气宽松之盛,改嫁就成了‘礼仪常范’。在大唐盛世这个时代,‘守节’才是不正常的,如果皇帝下诏表彰哪家女子守节不嫁,会成为笑话。”
在这个社会风气不注重贞节的时代,父母、祖父母很可能逼迫丧夫的女儿再嫁。
《唐律》有条文道:“妇人夫丧服除,誓心守志,唯祖父母、父母得夺而嫁之。”——“守节”不合潮流,甚至需用律法来保护说:除了祖父母、父母外,母家和夫家的叔伯兄弟等都不能逼妇人再嫁。
明清的女子恐怕很难想象这般情景:夫丧后周遭会有一堆人嗡嗡劝“再嫁罢,再嫁罢”,娘家父母兄弟且不说,就连夫家的大伯小叔也是一副恨不得她赶紧回娘家再嫁的表情——守啥节啊,费咱家老多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