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处于屠狗辈,能人也多处于草莽,你们不能妄自菲薄。我最喜欢的是能让事情变得更简单的法子,做好了一定有赏。”常远说道:“只有你们时常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事情才会越做越好。”
“做好有什么用?咱们海陵又不是那种穷山恶水,为什么这么穷,还不是这个地界上,不太平……”那位大哥十分好谈。
常远笑了笑道:“您说的不错,所以我不是已经开始整治匪患了?我带兵出身,当初在漠北也建立过战功。匪患之祸,如果我半年之内平不了,你们只管到衙门来骂我。”
“大人……”那位大哥,叫了这一声就没有下一句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常远拍了拍那位大哥的肩膀,对我说道:“走吧!回去。”
回去的路上常远突然问我:“我昨天怎么进的房间?”
“寄杉送你回来的!”
“你怎么把我弄进房间的?”
我呵呵地尴尬一笑道:“就这么弄进来的。”含糊不清地回答,引起了他更大的怀疑,他抓住我的胳膊非要让我说清楚……
第92章
冬去春来,搬进了这个有些年头,有些故事的园子,脱去厚厚地袄子,一身春衫,好在整个冬天我虽然吃得不少,不过忙活的事情好多,比来海陵之前腰身更细了些。
看着春光正好,我把书房里的当盆景用的大红薯端了出来,在房里,之前天冷烧了碳火,所以它蓬勃地冒着藤蔓。最长的一根足足有半尺多高。
将它摆放在我们院子的石桌上,我转头通过拱门去前边,这个地方开阔,朝阳暖和,一大片的花园,被我全数翻了地,混了草木灰和沙土。好在这里产盐,煮盐的副产品就是草木灰,这玩意儿却是改良土壤十分有效的东西,土豆和红薯十分喜欢这种天然肥料。
我揭开了上面覆盖的稻草,呵呵,幼嫩的红薯叶子已经冒了出来,天气转暖了,让它们也见见阳光。
“奶奶,土豆种都切好了!”,春桃的声音。
“嗯,叫你寄杉哥他们,带上咱们前两天拾掇好的玉米种,我们去地里!”我对春桃说道,园子后面的一大片空地,现在还没开始建校舍。刚好全部围了起来。这些东西太珍贵也太重要,我不敢没有看管地任它们长在野地里。
前些日子,这一片大约有四五亩地方的园子,全部翻过,混了肥。其他几个姑娘没什么,反而把寄杉给弄得无所适从,他是外祖给常远挑的最核心的亲卫,我如老农一般来用他。我非常遗憾地告诉他,不要挣扎,这就是命。他的老大,常远都放弃了任何反抗与我保持了步调一致。
风力水车旁边有个草棚,是人力水车,为了保证在风不大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车水的效率,我们尝试着做了这个备份,今年春天感觉确实比较干,按照我在江南住了这么多年的规律,这个时节应该是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时节,常远说这一年南方春旱夏涝,果然不差。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盐田却颇有好处。
盐田的工作量和煮盐相比,不值得一提,但是产的盐却是煮盐好几倍,所以来来往往参观的人多了之后,总有人想试试看。这一个多月已经五六户盐工开始打算建盐田了,常远开始对海边的盐田造册,申报。发了告示,请愿意改煮为晒的在册盐工,可以去县衙申请一户至少五亩地盐田。如果半年之内不来申请,就算自动放弃。
世代靠盐为生的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