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42(1 / 2)

开始算这么一片地方要用多少块砖,大约多少钱,我看着他皱着眉头。我对他说:“这位大哥,是为难这些钱吗?”

“家里破草棚子都没修呢,哪里有钱来铺这个。”

“你煮盐也要灶头,你家里还养着好几亩的草吧?你晒盐的话,那几亩草就不用了,以后就改成粮田,你有时间自己种粮就可以了,对吧?这样一年下来就可以多收三五斗。卖了,不就有钱了?”我引导他,跟他分析。

因为我的耐心解释,其他几个人也大着胆子开始问我各种问题,不过对于投入是个比较大的顾虑,我对他们说道:“等下我和常大人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个大家一个几年的借贷,不收利息,等有钱了再还。”

“可现在种粮食也不合算,今年粮食很便宜,还不如种薪柴收入好呢!”

“你这就是没想明白了吧?有了晒盐,谁还去煮盐?煮出来的盐,一块一块,要吃起来还要敲下来。这个时候,这些薪柴就没什么用处了。还卖给谁去?”我呵呵笑地问他。

他憨厚地挠头道:“您说的也对。可是粮食那么便宜该卖给谁去?”

“卖给我啊!我开酒坊,用来酿酒刚好!我可以允诺,按照今年的价格,涨三成,收你们种的粮食。”

“啊!为什么?”

我指了指站对过的常远说道:“因为我家相公在这里当县令,他想要这里的百姓把日子过好。所以有多余的粮食让我收了,有多余的棉花也让我收。总之,你们地里产出来的粮食,棉花,或者种的桑叶,养了蚕宝有了蚕丝,我都会收。不会让咱们县里的好东西烂在地里,卖不出去。”

“您是?”

“这是我家奶奶。”我们家的盐工见我次数不少他说道。

“是县太爷家的太太?”我听着他称呼十分地拗口,却没有什么问题,点点头承认。

“太太,您收了那些东西去做什么?”

“酿酒,纺织布匹,都可以。等你们这些盐工都改成盐田,很多人有空了,我打算在咱们海陵开酿酒的酒坊,开个织布坊,你们的人可以来做工。还能领多一份工钱不是?”我跟他们说道,“若是有其他人想来看盐田,只管来看。”我对他们说道。

“常太太,您方才说咱们如果种粮食,棉花,您都会收对吗?”那位大哥问我。

我十分慎重的对他说:“对,而且我认为粮食,今年的价格太低,如果是明年,我会上浮三成收,这句话绝不会改。”

常远带着那位朱盐场大使走过来问:“说什么呢!”

“说如果改成晒盐,那么盐工们干什么去?我说可以种粮,种棉花,养蚕,还能进一些工坊做工。”我简略地说道。

“是啊,咱们海陵那么大,能做的事情很多。另外方才朱大使觉得可以在闸口上加上粗网,能阻挡很多飘过来的垃圾。我在想,这个法子到底是咱俩想出来的,肯定有很多不妥的地方,要是发现有什么不方便的,或者不合适的,希望打击及时提出来,一旦改正,看改进后的效果如何,咱们可以给一百文铜钱到一两银子的赏银。”

“赏银,小的怎么敢要?大人才智过人,才想出这样的法子,小的们断断不能胡乱改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