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又何惧?”
齐履谦一愣,他们之前来往,都只谈些经义与天文地理,没怎么说过自家的情况,从不知道宋芷家中竟是这么个情形。
骤然触及到宋芷的伤心事,齐履谦歉疚道:“抱歉子兰……我不知道你家……”
宋芷截住他的话头:“不必说了,伯恒兄。”
“这是我自家的事,怎会怪你?要怪,也只能怪蒙古人。”
齐履谦拧着眉头:“你的家人……”
“都是被蒙古人杀死的。”宋芷说。
齐履谦顿时不说话了。
灭门之恨,确实无法调节。
“可是,”齐履谦想了想,不屈不挠地劝道,“子兰你想想,大宋……已经亡了,如今是蒙古人掌权的时代,是蒙元的天下,你便是恨他们又能如何?”
“你便是把命赔进去,也无济于事,不如好好珍惜你的家人为你保下的这条命,好好活着,才不枉费他们对你的一片苦心。”
宋芷抿着唇,他知道齐履谦说得对。
齐履谦又说:“你别看陈吊眼聚众数万,还杀了几名大员,可这对于朝廷来说,算不了什么,陈吊眼再横,也横不过朝廷,他早晚要被抓的……英勇如文丞相,当初攻克了那么州县,不还是被抓住了么?”
宋芷顿时变了脸色。
文丞相,文天祥。当年在浦江县李含素死了之后,秀娘打算带着他投奔的人,却因为突然病倒而没有成行。宋芷被张惠捡到后,也曾要求张惠送他去见文伯父,张惠初时答应了,后来在临安逗留了谢日子,打算返京时,便听得文天祥反攻的消息。
在那种交战的时候,张惠便不可能再把两人交到文天祥手上去,而妇孺两个也不可能穿越战火,平平安安地投奔到文天祥身边,秀娘因此才熄了这个心思。
后来宋芷再长大一点,明事理了,才知晓文伯父真的是个英雄,一直被宋芷当做偶像看待,可偶像也是人,至元十五年末,文天祥反攻失败,本人也被抓住,至今关押在大都。
至元十五年张弘范劝降时,文天祥写下的《过零丁洋》,至今被宋芷放在床头,时时警醒自己。今夏文天祥在狱中写的《正气歌》,也被宋芷抄写了一份,悉心保存,日日诵读。
因此齐履谦这话,可以说是戳在了宋芷的心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