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很害怕被遺棄。
媽媽似乎多次考慮過離開一喝醉就暴力相加的爸爸。當時和娘家鬧翻的媽媽經常哭著給東京的朋友打電話。
——我好想逃啊,受不了了,忍不下去了
媽媽的精神狀態也瀕臨崩潰。如果沒有體驗過,就無法瞭解暴力給人帶來多大的壓力。再加上這種暴力來自身邊人,很難迴避。那時候還沒有人認得“家庭暴力”這個詞,也就不會有庇護站一說。
——如果沒有那智
電話旁偶爾冒出來的字句刺痛還是個孩子的我。不小心聽到這些應該是在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
——如果沒有那個孩子,我就能一個人逃走了
我震驚了。知道媽媽竟然想要拋下我逃走,我忍不住愕然。
成年以後才會想到,或許那句話的意思不是“想拋棄我”,而是表達了“越是想拋下孩子逃走就越痛苦”的心情。
而實際上,媽媽並沒有拋下我,而是向家庭法院[12]諮詢並最終離婚。撫養權也歸媽媽。不過,父親也不可能撫養我。就連商定好的撫養金也只付了最開始的兩個月,之後就沒了消息。
如今我已經能夠站在媽媽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和兒時不一樣了。
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被拋棄、被留下,我為此天天心驚膽戰。我害怕自己因為只有母親可以依靠所以太黏她,反而被她疏遠,於是自己一個人到處亂跑。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我已經變成一個相當彆扭的小孩。
我是個從來不賴床的孩子,比媽媽起得還早,只爲了確認這天早上媽媽還在被窩裡。有時候,看著臉上帶著淤青睡覺的媽媽,我會為自己還是個什麼都做不了的小孩而難過。
等到有一天長成大人……
我也能擁有強大的力量和知識,就算不能改變世界,至少能讓身邊人幸福吧。應該就能保護媽媽不受爸爸的暴力傷害,成為對媽媽有用而無法拋棄的人。所以,好想快點變成大人——在遇見阿縞之前,還是個孩子的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這些。
然後,是已經長大成人的現在。……我仍然一無是處。
“俊樹,多吃一點,不然會搞壞身體哦?”
“……沒有食慾。”
我做的飯吃了不到一半,俊樹便放下了筷子。
雞蛋捲和鹽烤香魚連碰都沒碰。心裡想著香魚是純天然的還挺貴呢,我開始沖泡飯後茶。
第二次告別阿縞後,已經過了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