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01(1 / 2)

为弟子,我却是杨状头举荐……我的才学远不如他们,总觉得有些心虚。”

“此言差矣。杨状头能取中你,便足可说明你不比他们差半分。否则,他又何必举荐一个可能毁掉师门清誉的人来做师弟?”王子献摇首道,“当场收徒是一回事,举荐又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必混为一谈,你也不必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公道之处。杨状头取中你,这便是你的机遇,绝不能轻易放过,明白了么?”

王子睦的目光坚定了些,略微迟疑之后,又问:“既然是天赐良机,那大兄又为何拒绝了他?我记得,阿兄并未拜国子监左司业为师,是已经有所打算了么?”

“周先生与我没有师徒之缘,仅此而已。”王子献答道,“我们其实已经见过了周先生,他对我们并无兴趣,我也觉得他的性情颇不容易亲近。你一向和善,倒是可能与他相处得很融洽。”这位周先生的才学确实不错,只是姿态有些太高了,很难令人欢喜起来,所以才不曾入仕罢。不过,他倒不担忧王子睦的性情受到影响。毕竟他虚岁已经十二,脾性早已定了下来,日后也学不会这种矜持之态,行走仕途应当无碍。

趁着众人仍在热烈讨论的时候,李徽带着长宁郡主提前离开了。他还须得将小堂妹送回东宫,时间有些紧。王子献也并未多说什么,目送他们远去,带着王子睦不紧不慢地往外行。离开的途中遇见了阎八郎等人,王子凌却始终不见踪影。当兄弟两个来到别院外之后,方有部曲禀报道,二郎君已经与朋友一起骑马离开了。

于是,两人便默默地回到小院落中。直到王子凌深夜归来,不甘寂寞地炫耀起了自己认识了多少新朋友,其中有多少高官世家子弟等等,他们也始终并未透露出任何关于“收徒”的字眼。毕竟,目前王子睦只不过得了杨谦的举荐罢了,周先生究竟会不会收下他,还须得等杨家遣人来传消息。

之后的数日间,王子献照旧每日来往国子监,形容举止毫无任何变化。他并非不曾察觉,似是有人正暗中跟踪他,将他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中。只不过,他如今行事坦坦荡荡,无一不可对人言之处,便由得他们随便看了。

当然,对方大概并不知晓,他也派出了不少部曲暗中跟踪——谁叫杨状头身边总是簇拥着一群拥趸,时时都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如此享受被人群包围,时时刻刻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又如何能察觉出什么异样呢?

王子睦也确实是个沉得住气的好孩子,接连好些日都没有任何消息,他依旧毫不动容,仍是待在院中认真苦读。偶尔,王子献也会将他带出去与阎八郎等人相聚,他亦是毫无异色,与过去并无区别。唯一的异样,大概便是他倏然会想起来李家兄弟,顺口就问:“阿兄,怎么数次相聚都不见李家兄弟呢?”

王子献瞥了他一眼:“他们家规矩严格,若非正经的文会盛事,断然不许他们随意出门——你为何对他们二人如此念念不忘?当时也并未说上多少话罢?”

“并没有……并没有念念不忘的意思。我只是有些好奇罢了,他们明明也是阿兄的朋友,竟像是和阎兄等人毫无往来似的。”王子睦赶紧辩解道,“既然阿兄给出了解释,我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再也不会多问了。”

“日后若有机会,再带你与他们相见。”王子献微微一笑,换了话题,“时隔多日,杨家都未送消息过来,可能是出了什么变故。子睦,若是不能拜师,你可会觉得很失望?可会愤而弃学?或者怀着甚么执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